政府工作報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業內期待盡快出臺具體政策措施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成績,明確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政策取向,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投再次被重點提及——“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對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來說,釋放了重要的支持信號與利好。
“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獲強調
事實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進行了重申和強調,并放到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章節中重點提出,體現了中央層面對于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行業在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肯定和重視。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創投委會長沈志群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高度重視,確立了創業投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資本力量的定位,下一步期待政府各有關部門形成共識,盡快制定和出臺鼓勵發展的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
“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珖f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
創東方投資董事長、創始合伙人肖水龍表示,以政府工作報告形式強調創業投資,會引起全社會進一步認識創業投資的作用,并提出一些支持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資金來源和稅收優惠。
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指出,在中國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創投行業仍然是被低估的行業,整個行業亟需機制和體制創新和制度的頂層設計。在中國創投與股權投資行業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的關鍵時點,亟需把創投及股權投資行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進行頂層制度的設計和創新,破解長期資本瓶頸。
創投資本助推發展新質生產力
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資金來源,創投資本契合科創企業盈利周期長、失敗風險大的特點,能夠為相關企業提供穩定的長期資金,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過去十年來,我國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快速發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在投項目數量13萬個,為7萬家企業提供資本金8.54萬億元。數據顯示,近三年,創投基金陪伴企業4年以上的比例由39%增至53%。注冊制改革以來,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支持率分別為89%、57%、100%。
肖水龍表示,創業投資機構講“規范運作和投資收益”,市場化、專業化、投資收益跟投到好的科技創新項目密切相關。只要“募投管退”各環節暢通,創投機構自然會投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高成長型企業,從而能進一步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國家規劃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都是高科技高成長產業,都是創投機構追尋的投資標的。創投機構具有專業能力和服務能力,也有國家情懷和使命擔當,必然會響應國家戰略,重投未來產業。
兩會期間,也有代表委員們就行業關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何杰針對長期資金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提出四點建議:第一,打破企業年金、養老金投資創投市場政策障礙;第二,加速保險資金進入創投市場;第三,鼓勵銀行理財等市場化資金進入創投行業;第四,拓展多元化資金來源。
在解決行業面臨的“退出難”問題方面,張懿宸則表示,在當前一級市場經歷寒冬、二級市場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并購退出能夠拓寬和暢通退出渠道,一定程度上助力緩解人民幣基金“退出難”的問題。對私募股權機構而言,并購退出這一渠道的吸引力必然不斷加強,有利于促進橫向和縱向的產業整合,推動有實力的平臺企業做大做強、發揮協同效應,投資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