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發展優環境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亮點足
●本報記者王舒嫄連潤
3月4日下午,2024年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開啟。今年率先走上兩會“委員通道”的委員共有九位,其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委員、河北省國際陸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領委員和四川省司法廳副廳長鄭鈜委員分別談到釋放經濟潛力、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中歐班列等熱點話題,共話改革、共謀發展,看點十足。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初經濟數據,許多指標好于去年,實現了良好開局。”韓保江說,新時代12年來發展形成的比較優勢和增長潛力是巨大的。
韓保江認為,把經濟發展優勢潛力更充分、更好地釋放出來需打好“五張牌”。一是打好“創新牌”,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二是打好“內需牌”,要著力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實施好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三是要打好“改革牌”,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四是要打好“政策牌”,要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等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更要把大量的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避免政策打架、形成合成謬誤。五是要打好“安全牌”,抓發展更要抓安全,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這條底線。
談及中歐班列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劉瑞領表示,中歐班列為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節省了運輸時間,提高了資金周轉率,增強了產品競爭力,實現了在家門口做外貿。通過中歐班列,把更多的國貨潮牌運向國際市場,同時把更多的“絲路洋貨”帶回國內市場,極大豐富了雙方百姓的生活。
劉瑞領表示,中歐班列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品牌,截至今年2月底,累計開行超過8.5萬列;僅2023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7萬列,發送190萬標箱,分別比上年增長6%和18%。
此外,在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方面,鄭鈜表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以法治手段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鄭鈜認為,我國內需市場巨大、要素保障充足、產業配套體系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要不斷豐富法治為民的實踐,更好助力涉及千千萬萬個群眾與家庭的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