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合資500億私募基金擬投向優質上市公司
原標題重磅!500億大基金明確,將投資這類股票
2月27日下午,新華保險召開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申請投資試點基金的議案。2023年11月末,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公告稱,雙方擬分別出資250億元,合計50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華保險此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議案,讓該基金的神秘面紗進一步揭開。
據了解,上述基金投資范圍覆蓋上市公司股票以及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現金管理類投資品種。股票投資方面,基金將選擇具有較大市值、流動性好及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
投資范圍進一步確定
去年11月,新華保險宣布與中國人壽擬分別出資250億元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基金公司”或“基金”),一石激起千層浪。
新華保險此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議案,進一步揭開了這個暫定名為“鴻鵠志遠(上海)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的神秘面紗。
根據股東大會最新通過的議案,該基金存續期限為10年,可變更,投資范圍大致分兩類。
一是上市公司股票,投資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連續競價、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A股)/配售(港股)、配股(A股)/供股(港股)、與單一或組合交易對手間的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可轉債優先配售、轉融通證券出借等。
二是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現金管理類投資品種。
“在股票市場進行投資時,基金將選擇具有較大市值、流動性好及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議案顯示。
議案還顯示,基金的規模、新華保險及中國人壽的資本承擔經參考基金的資本需要及雙方出資意向由雙方磋商后厘定。基金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設執行董事一名兼法定代表人,設監事一名,分別由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提名,任期均為三年。后續可由新華保險提名基金的執行董事。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多方了解,目前該基金暫未完成工商注冊。在流程上,該基金需要完成工商注冊、中基協備案、實際出資,才能進入投資決策流程。對于相關流程的時間表,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在按部就班地推進。”
出資時間和出資額待定
對于出資額和出資時間的安排,自基金計劃面世以來,業界一直拭目以待,本次議案也有提及。
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以人民幣現金方式出資,原則上在基金設立之日起一年內完成全部實繳出資,經基金管理人投資決策委員會決策可調整。
議案顯示,基金管理人公司將結合基金的投資和運營需求,確定各期出資的具體金額和出資時間。
根據議案,基金管理人將綜合考慮市場狀況、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的出資意愿以及選擇投資標的的性價比,決定基金出資時間和出資額。
具體而言,基金管理人的考慮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狀況及政府政策預期、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期、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水平及投資標的的長期投資價值水平。同時,結合基金資金狀況,在實現長期投資的同時,實現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的資產負債匹配等要求。
上述基金管理人已就位。由新華保險控股子公司新華資產與中國人壽控股子公司國壽資產分別出資500萬元共同發起設立的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立,于去年末完成工商注冊并于今年初在中基協系統登記備案。據公開信息披露,上述基金管理人公司有四位高管,分別來自國壽資產和新華資產。
據悉,基金公司成立后,將按流程與基金管理人公司簽署《委托管理協議》。基金管理人公司設置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審議決策基金的投資業務。
提升權益投資積極性
“從議案信息來看,這個基金的運作,有點類似于含期限公募基金的運作方式。”一位保險業分析人士表示,設立私募基金可突破險資投資股票比例的限制,并起到“類平準基金”的作用。
業內人士稱,兩大壽險巨頭聯手設立私募證券基金,是險資權益投資的創新,拓寬了保險公司投資途徑,一方面順應長期資金入市需求,另一方面為自身投資收益增厚儲備彈藥,發揮險資作為機構投資者長線投資理念,促進險資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
“私募基金提供了更專業的資產管理服務,能夠針對具體投資目標進行定制化的策略實施。相比于傳統的險資投資方式,私募基金可以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更有效地分散風險,同時還能利用專業管理團隊來提高資產的長期增值潛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說。
相比在險資現有框架內投資權益資產,還有業內專家認為,私募基金形式有利于平滑利潤表波動,有助于提升險資投資二級市場的穩定性和積極性。
“上市險企從2023年起實施了新會計準則,金融資產計量方式發生較大變化,變成了‘三分類’,權益類資產計量方式的改變放大了權益投資帶來的利潤表波動。”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私募基金可被認定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計量,同時兩家公司各出資50%,則采用權益法計量而不是成本法計量,按照相應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簡而言之,這也是從會計科目上更適合險資權益投資的計量。
審讀:趙白執南
編輯:余喆于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