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通報反詐警情,這3類詐騙案要當心!
近日,海口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趨勢有所下降,案件高發類型主要以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消除不良記錄三大類為主,刷單返利類占20.6%、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占17.5%、消除不良記錄類占15.9%,占一周警情的54%。
刷單返利詐騙
10月27日,王某在龍華區解放西路街邊通過手機在京東APP商城購買商品,過后收到快遞盒,打開看發現盒內有一刷單返利兼職廣告的掃碼,其便掃碼下載一款名為“Mo1ex”APP進行操作,注冊賬戶,接著APP內的客服聯系其并告知完成刷單任務越多獲得傭金就越高,隨后對方拉其進入一刷單群聊并在群內發布刷單任務,其按照要求操作完成一筆刷單任務后,賬戶上隨即收到高額返利,其信以為真。過后其想提現卻發現賬戶異常無法提現,對方以其操作過程失誤導致賬戶被凍結為由,讓其向指定的銀行賬戶繳納解凍金才能提現,對方還稱過后會一并返還返利金額和解凍金給其,其轉賬后,察覺不對勁,遂意識被騙,共計被騙金額50000元。
易受騙群體:待業群體、兼職群體
作案手法:騙子通過快遞的方式發放虛假卡片,誘導受害人掃碼下載兼職刷單軟件,以無法提現、賬戶異常被凍結為由,要求受害人轉賬,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網上刷單本就違法,切勿掃描、點擊陌生人發送的二維碼或網址鏈接,謹防上當受騙。不要被蠅頭小利誘惑,所有兼職刷單、先充值轉賬、做任務后返利的都是詐騙。刷單詐騙多種多樣。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虛假購物詐騙
10月31日,陳先生在龍華區中沙路家中通過手機刷小紅書APP看到一陌生人發布低于市場價格的華為手機售賣信息,其便心動,并隨即聯系對方稱想買手機,對方自稱是華為某店的員工。聲稱新款手機目前售罄預訂需要繳納定金,讓其添加QQ號進行聯系并要求提供個人信息給客服處理,接著對方發送一虛假收款碼給其,其支付后,對方通過QQ號發送一虛假淘寶訂單截圖給其。要求其支付手機尾款,其支付尾款后,對方稱其轉賬沒有備注要求再次轉賬,其便懷疑該人詐騙,于是到華為實體店詢問情況,工作人員告知其沒有該人的信息,遂意識被騙,共計被騙金額6999元。
易受騙群體:網購在網購平臺、微信等淘貨人群
作案手法:騙子冒充企業員工,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布虛假信息,謊稱商品售罄,如預訂需繳納定金,引導受害人掃碼支付。接下來,以支付尾款未備注為由,要求受害人繼續轉賬,進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網上購買商品時一定要詳細了解商家信息,確定商品真實性,對異常低價的商品提高警惕,并嚴格遵守平臺交易流程,不脫離平臺私下交易,切記不要將錢款直接轉給對方。遇到此類情況,先核實身份!謹防上當受騙!
冒充電商客服詐騙
11月1日,劉某在龍華區碧桂園中央首府家中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電商的客服人員,聲稱其之前辦理過“百萬醫療保險”業務未取消,讓其辦理取消該業務,否則按月定期扣費。其當時未思索便同意辦理,隨后對方以關閉百萬醫療保險業務要提供個人信息才能辦理為由,誘導其提供個人身份證、銀行手機驗證碼信息進行驗證,其提供給對方后。沒多久,其手機就收到銀行轉賬的信息,遂意識被騙,共計被騙金額50100元。
易受騙群體:經常網上購物或在電商平臺開店的群體
作案手法:騙子冒充百萬醫療保險工作人員,以不取消便要扣款為由,引導受害人提供個人信息,同時獲取受害人的短信驗證碼后劃扣資金,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接到自稱各類電商平臺或金融平臺客服人員電話時,一定不要輕信,要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核實,如對方要求操作轉賬或者事前支付費用。統統不要理會!一定是詐騙!
勸阻案例
2023年11月5日,海口市公安局紅島派出所通過處置預警信息,成功勸阻一名被騙群眾,止損資金13580元。
接到預警信息后,紅島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與受害人聯系。經了解,其接到一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并稱其包裹不慎丟失,要對其理賠。其聽信后,按照對方要求登錄一陌生網址,進行理賠金提現,顯示提現失敗,要求轉賬認證。其轉賬后,仍無法提現,客服稱繼續轉賬13580元方可提現,民警立即制止其轉賬行為并告知該詐騙手法,受害人終于意識到被騙。避免群眾財產進一步受損,獲得受害人及家屬的高度認可!
反詐小知識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詐騙是指騙子冒充淘寶、天貓、京東、抖音、快手、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客服或者物流快遞企業客服,謊稱受害人網購商品出現問題,以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導受害人私下添加“理賠客服”微信、QQ或在虛假的退款理賠網頁中提供銀行卡或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對受害人實施詐騙。或者是聲稱將受害人升級為VIP會員、授權為代理或已辦理商品分期等業務,以如不取消上述業務將產生額外扣費為由,誘導受害人支付手續費實施詐騙。
海口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提醒,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96110的來電請務必要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