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最常見的癌癥,如何早篩查早發現?
腫瘤已成為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已達392.9萬人,致死人數已達233.8萬人。中國癌癥發病率最高的前5位分別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
癌癥就像魔鬼,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面對5種最常見的癌癥,如何早篩查、早發現?帶你一文讀懂...
一、肺癌
每40秒就殺死一名中國人
1、肺癌哪些人風險高?
40歲以上
吸煙指數≥400(吸煙指數=每天吸煙支數×吸煙年數)
戒煙時間<15年。
有肺癌家族史
2、什么檢查能早發現肺癌?
肺癌發病率和因癌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是第一大惡性腫瘤。對于吸煙人群,推薦每年一次胸部低劑量CT,有利于早期檢出肺癌。
3、如何預防肺癌?
戒煙、
避免職業暴露、
呼吸疾病規范治療、
避免室內空氣污染。
二、乳腺癌
女性的第一癌癥
1、乳腺癌哪些人風險高?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
既往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的。
家族中有50歲前患乳腺癌親屬的人;
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人;
2、什么檢查能早發現乳腺癌?
乳腺癌摸起來較硬且凹凸不平,可伴有乳頭溢液或凹陷,但早期較小時很難被摸到,還是需要定期檢查。
上述危險人群,40歲開始,應該每1~2年進行:乳腺X線或乳腺超聲。
3、如何預防乳腺癌?
遠離煙酒、
飲食均衡、
適時生育、
定期體檢。
三、胃癌
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很少發生
1、胃癌哪些人風險高?
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均系高危對象:
60歲以上;
吃高鹽、腌制食品,吸煙、重度飲酒者;
中度及重度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胃癌術后殘胃(術后6~12個月);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明確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2、什么檢查能早發現胃癌?
年齡>40歲,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癥狀,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腸上皮化生、胃息肉、殘胃、胃巨大皺褶征、慢性胃潰瘍和胃上皮異型增生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3、如何預防胃癌?
遠離煙酒、
均衡飲食、
根除幽門螺桿菌、
少食生冷辛辣食物。
四、結直腸癌
發病排名逐漸攀升的富癌
1、結直腸癌哪些人風險高?
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
40歲以上肛腸癥狀持續2周的;(指有以下任意癥狀持續2周以上: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等;大便形狀改變,如大便變細;大便性質改變,如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
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大腸癌手術后的人群;大腸腺瘤治療后的人群;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診斷為遺傳性大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年齡超過20歲。
2、什么檢查能早發現結直腸癌?
結腸癌是中國發病率第4高的癌癥,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升高。但如果可以早發現,治療效果極好。
結腸癌發病與年齡相關性較強,50歲以上的人群,不論男女,都推薦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并根據結果進行后續的定期復查。
3、如何預防結直腸癌?
規律運動、
增加粗纖維飲食、
戒煙少酒
五、肝癌
排名繼續下跌,感謝乙肝疫苗
1、肝癌哪些人風險高?
男性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長期酗酒;
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者;患有肝硬化、重度脂肪肝者;
有肝癌家族史;
2、什么檢查能早發現肝癌?
男性3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
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檢查,每4-6個月篩查1次。
3、如何預防肝癌?
積極治療、
接種乙肝疫苗、
戒煙少酒、
清淡飲食、
避免發霉食物
積極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