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銀行:向“新”而行奮楫高質量發展主航道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作為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興業銀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高質量金融服務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興業力量。過去一年,興業銀行持續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科創企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戰略新興產業、綠色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平均增長超30%……
抓住核心要素,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興業銀行圍繞國家資源稟賦和產業布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內積極運用集團多牌照資源,對外與近百家創投機構建立戰略合作生態聯盟,借助與聯盟內的PE/VC投資機構聯動,拓寬科創企業融資渠道,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作為全球科技產業心臟,半導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興業銀行開始為中國產業史上最大的半導體并購案——聞泰科技并購安世半導體落地提供專業高效的金融支持。據聞泰科技相關負責人回憶,“當時正值春節,興業銀行工作人員放棄了寶貴的假期休息時間,迅速成立工作組開展盡調,他們并不是我們接洽的第一家銀行,卻是最早拿出可行性方案的銀行。”
2023年,興業銀行對半導體行業投放貸款超580億元,支持了上海微電子、廣東粵芯、沈陽芯源微、芯恩半導體、長鑫存儲、晶合集成、鼎泰匠芯等企業穿越波動周期,加速實現自主創新發展。
興業銀行還支持了其他多個行業發展,如深圳市重點布局的八大未來產業之一——合成生物產業。
成立于2017年的瑞德林是該產業代表企業之一,因其在技術領域的專業性和前沿性,許多銀行“看不懂”“不敢貸”。興業銀行獲悉這一情況后,協同子公司興業研究生物醫藥首席分析師團隊開展深入調研,發揮研究優勢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利用好“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為企業“畫像”,深入考察企業發明專利密集度、科研團隊實力、科技創新成果獎項等軟實力,讓“技術流”變“資金流”,給予瑞德林2600萬授信額度,為其做大做強添磚加瓦。
除了從行業縱向發力,興業銀行還從產品、服務等橫向角度支持科創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比如,打造涵蓋債權融資、股權融資、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個人金融等在內的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服務體系;依托“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在服務科技創新上跑出“加速度”。截至2023年末,該行科創金融貸款余額超45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2%;通過“技術流”審批融資需求超過2萬億元,已投放各類融資近6000億元。
推進新型工業化,以金融服務賦能產業升級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需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從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到支持園區高質量建設,興業銀行近年來持續加大并優化金融供給,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福建泉州,興業銀行設立了總規模150億元的“技術創新基金”。作為該基金“白名單”企業之一,良瓷科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工業機器人推動智能制造,對衛浴陶瓷在成型、干燥、燒成、包裝等環節設備進行5G智能化改造,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對環境更加友好。今年1月,興業銀行泉州分行為其落地“技術創新基金”貸款近1500萬元,再助力良瓷科技轉型升級。
在江蘇徐州,自2010年起,興業銀行開始與徐工集團建立業務合作,為其轉型升級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截至目前,興業銀行合計為徐工集團提供融資余額136億元,承銷發行債券65億元,并通過“投承一體化”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助力徐工集團從我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到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
科技園區、產業園區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孵化場,也是金融服務的重點領域。以浙江湖州的長興經開區為例,自2015年與長興經開區建立合作以來,興業銀行一直支持該園區建設、開發以及轉型升級的多元化融資需求,助力長興經開區產業轉型升級,走出全力打造以智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為標志性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興業銀行聚焦各類園區主體和產業集群,持續加大并優化金融供給,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服務園區及駐園客戶近40萬戶,園區金融資產規模超過2萬億元。
從支持企業智能改造與轉型到助力園區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產業升級,興業銀行始終以高質量金融服務賦能,推動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截至2023年末,興業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近83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超39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7%;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超36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
聚焦新動能,健全綠色金融體系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興業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金融與數字金融結合、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結合,助力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力。
在北方工業重鎮長春,當地一家鋼鐵企業陸續增建了熱回收余熱發電、煙氣脫硫、除塵等一系列綠色升級改造項目,資金壓力逐漸增大。為助力企業回收余熱發電等項目建設,興業銀行為其提供2.2億元綠色貸款,助力企業綠色轉型發展,項目投入使用后,預計每年減排100萬噸工業二氧化碳。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興業銀行累計為石化、鋼鐵等高碳行業低碳轉型提供融資1321億元。
在支持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的同時,興業銀行積極主動助力綠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據悉,近年來,興業銀行加快布局包括能源金融、汽車金融在內的“五大新賽道”,聚焦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行業,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
以晶科能源為例,2023年問鼎全球光伏組件出貨冠軍的晶科能源,技術研發投入較高,有較高的資金及配套金融服務需求。面對這一情況,興業銀行充分發揮綠色金融集團優勢,除給予晶科集團綜合授信120億元外,還幫助晶科能源落地6.9億元的綠色債權融資計劃,并于2021年各部門聯動助力晶科能源在科創板上市,同時主動為其提供交易銀行、國際業務等領域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多元需求。到2023年末,興業銀行清潔能源產業綠色貸款余額17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30%。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離不開健全的綠色金融體系。近年來,興業銀行統籌支持綠色低碳轉型創新試點,積極探索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有效發展路徑,持續擦亮“綠色銀行”品牌,形成了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信托、綠色租賃、綠色基金、綠色理財等全方位、多元化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023年末,集團綠色融資余額1.8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其中綠色貸款余額80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7%;明晟ESG評級由A級上調至AA級,連續五年獲得境內銀行最高評級。
從融資到融智,興業銀行深化雙碳金融研究,率先設立碳金融研究院,為全社會持續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破題開路”,提供氣候變化與環境經濟學、能源與產業低碳轉型等“智庫”研究。同時,興業銀行注重研究成果落地轉化,圍繞國家綠色金融試驗區建設等試點項目,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先后與6個試點省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提供融資服務與專業支持,累計投放綠色融資9073億元。
自成立以來,興業銀行一直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繪制綠色經濟新圖景。未來,興業銀行將繼續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硬道理,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大文章,以金融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更加精彩的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興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