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做細做實五篇大文章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國有大行,交通銀行緊扣金融強國建設目標,以五篇大文章為著力點和突破點,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交行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交通銀行積極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工作要求,深化全牌照金融資源供給,引導金融資源更多向“硬科技”領域聚集,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度融入科技創新生態,打造“交銀科創”服務品牌,創新推出“四大產品體系+三種場景生態”金融服務模式。針對科技型企業“高成長、輕資產、快迭代”特有屬性,圍繞不同成長階段科技型企業需求,精準匹配“股、貸、債、租”一攬子金融服務;聚焦產業鏈、科創圈、科技園三大場景生態,發揮金融橋梁紐帶作用,有效串聯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全方位陪伴企業共成長。截至2024年1月末,交通銀行已為全國近4萬家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超6700億元。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交通銀行把綠色作為集團經營發展底色,明確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長期戰略,成立綠色金融發展委員會,建立“2+N”綠色金融政策體系,聚焦重點領域探索業務創新,加快建設一批綠色金融特色機構和零碳網點,積極探索將ESG風險管理要求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發揮“上海主場”優勢,牽頭制定上海市水上運輸業轉型金融目錄,積極推進轉型金融業務創新,全力服務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系列舉措已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4年1月末,交通銀行在境內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券1100億元;交銀投資成功探索對相關氫燃料電池主體的股權投資;交銀國信創新開展全國首單外資機構非資金募集型CCER碳資產服務信托;交銀金租重點支持多架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飛機交付使用。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踐行金融為民擔當
交通銀行始終將普惠金融作為集團戰略性重點任務,聚焦新市民、鄉村振興、擴大消費等關鍵客群和場景,持續下沉服務重心。加強小微經營主體支持,持續打造“展業通”服務品牌及“普惠e貸”線上產品體系,加大對小微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等重點支持領域的信貸投放。2024年1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凈增額創近3年新高。加強民生領域金融服務,加大對在校大學生、高校畢業生等創業就業領域及保供、穩供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針對新市民客群,匹配“菁才惠民貸”“惠民車位貸”“惠民裝修貸”等系列產品,滿足新市民的多樣化信貸服務需求。加大“三農”信貸支持力度,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涉農貸款余額增幅達24.80%,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增幅達41.68%。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服務銀發美好生活
交通銀行主動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作為首批獲得養老金業務開辦資格的商業銀行,全面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一方面積極提高養老金服務規模,為客戶提供全鏈條養老金賬戶服務和全方位養老財富規劃;另一方面發揮“交銀養老”品牌優勢,不斷豐富養老產品供給,助力個人和家庭增加養老財富儲備。發揮綜合化經營優勢,旗下子公司積極開展養老金融業務,養老目標基金管理規模居行業首位,養老理財產品收益率居市場前列,充分發揮保險產品的保障性和普惠性功能,服務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投資需求。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建設老年友好型銀行,拓寬金融服務觸達老年人群的渠道。同時,加大對銀發經濟的支持力度,助力增加全社會養老服務供給。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交通銀行始終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轉型的關鍵突破口,把握機遇、重視安全,以數據和技術雙輪驅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金融服務理念、產品供給、經營管理的全方位轉型,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提升數字金融風險防范能力,保障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安全,守牢金融安全底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加速,一云多芯全棧信創云平臺榮獲人行金融科技發展獎一等獎。深化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產品推介、風險防控等場景應用,2023年度通過反詐一體化平臺精準攔截可疑交易數萬筆,守住老百姓“錢袋子”。數字化金融場景不斷豐富,“惠民就醫”先后在84個城市上線,提升公眾就醫體驗。“交政通”業務已在長三角地區全部交行網點落地并在交通銀行App上線,有效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潮起東方,奮楫者先。交通銀行將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持續在做優做強上下真功夫,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為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優質金融供給,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以交行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效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