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托實現新突破
日前,中國信托業協會與中國慈善聯合會聯合發布《2023年度中國慈善信托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慈善信托總體呈現穩健發展態勢。
“慈善信托始終緊跟國家重大戰略、持續發揮自身獨特優勢,逐步演化為廣泛滲透社會多領域、深度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慈善方式,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助力共同富裕目標扎實推進。”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托委員會主任蔡概說。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國慈善信托累計備案數量達1655單,累計備案規模為65.20億元。其中,2023年新增備案454單,比2022年多增62單;新增備案規模為12.77億元,較2022年增加1.37億元。從地域來看,全國歷年慈善信托備案地區累計覆蓋28個省級行政區,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加劇,慈善信托向少數省市集中并逐漸深入基層。
從慈善信托的歷年備案財產規模來看,浙江省、廣東省、甘肅省累計備案規模在全國領先,其中浙江省累計備案規模達到18.89億元,是目前唯一突破15億元的省級行政區,廣東省、甘肅省位列其后,分別為10.41億元和8.53億元;從2023年度新增慈善信托的備案規模來看,浙江省、北京市、四川省在全國領先,其中浙江省備案規模超過4億元,北京市、廣東省也分別達到了1.92億元和1.29億元。
目前,慈善信托發展環境不斷優化。2023年3月21日,原銀保監會印發《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將公益慈善信托與資產服務信托、資產管理信托并稱為三大類業務,為公益慈善信托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慈善法的決定,修訂后的慈善法將于2024年9月5日起施行。
專家表示,慈善法的修改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涉及慈善信托的相關內容,就慈善信托的純公益性、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標準、稅收優惠、信息公開、監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補充完善規定,將為慈善信托健康規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慈善信托財產種類與模式取得突破。在慈善信托種類方面,2023年,非貨幣財產設立慈善信托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方面,落地了全國首單不動產慈善信托,并進行了我國首單不動產慈善信托財產登記;另一方面,出現了我國首個以著作權收益權作為慈善信托財產追加進入慈善信托的創新實踐。在慈善信托模式方面,基于捐贈人建議基金(DAF)模式的慈善信托在國內實現了突破創新,國內首個基于DAF模式的慈善信托順利發布。
慈善信托未來如何發展?《報告》預計慈善信托生態圈將進一步成型。慈善信托具有獨特的平臺功能,能夠整合多個參與方,基于慈善信托進行專業協作,共同保障慈善信托的安全高效運行,生態圈的構建有利于促進慈善信托從資金募集到善款使用的全流程專業化運作、從服務客戶到增進社會公共利益的全節點高效鏈接、從點對點合作到多元融合共創的高層級躍升,對于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