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非對稱調降金融加碼支持擴內需
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3.95%。前者較上一期保持不變,后者較上一期下降25個基點。
業內人士認為,5年期以上LPR迎來較大幅度下調,將有效帶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繼續下行,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提升,也將有力提振市場預期,對鞏固經濟回升態勢特別是穩定房地產市場產生積極作用。
穩定房地產市場
此次LPR調整屬于非對稱下調,上一次出現此類情形是在2023年8月。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自LPR形成機制改革以來,5年期以上LPR首次下調25個基點,幅度創出新高。
5年期以上LPR是中長期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基準。據了解,全國的房貸利率政策下限將跟隨LPR調整至3.75%,因此,新發放房貸利率將有所下降,存量房貸利率也將在重定價日相應調整。
業內人士認為,5年期以上LPR下降,一方面,可節省房貸借款人利息支出,促進投資和消費,有助于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減少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過程中的利息支出,緩釋風險。
對于市場普遍關注的LPR下降對銀行凈息差帶來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前期存款利率下調效果持續顯現,加上人民銀行降準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有效減少了銀行的資金成本,為LPR下降創造了空間。
據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測算,降準、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措施可增厚商業銀行凈息差約0.95個基點。
“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主要影響中長期貸款,綜合考慮存款利率的下調,對銀行凈息差不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較好兼顧了支持實體經濟和銀行健康發展的需要。”上述人士說。
激發實體經濟有效需求
開年以來,多項經濟金融數據好于預期。專家表示,當前經濟內需恢復仍有空間,繼此前的降準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之后,此次LPR下降,進一步顯示出金融助力擴大內需的力度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