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聚合支付商擬被取消備案資格收單外包業務加速洗牌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最新公布的2024年新一批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名單顯示,共有762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通過備案。另外,包括天翼電子商務、北京五八滿鑫、易智付、海南滿運軟件等多家聚合支付類型機構擬取消備案資格。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未來支付行業仍將以合規為底線,并加快洗牌。相關機構通過自身的資源切入支付細分賽道,用口碑贏得市場。
所謂“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是指經市場監管機構或國家有權機關批準成立的,接受收單機構委托、承辦收單非核心業務并提供相應服務的企業等合法設立的機構。其業務類型涵蓋特約商戶推薦、受理標識張貼、特約商戶維護、受理終端布放和維護、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等多種業務類型。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系統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25665家機構獲得相關資質。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支付行業處境“冰火兩重天”。隨著央行持續優化支付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沒有具體業務和出現重大違規的支付機構將會加速清退,支付牌照的數量還會進一步減少。與之相對應的是,收單外包服務機構也會相應的走上加速洗牌之路。
近年來,我國收單市場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大部分收單機構通過業務外包模式開展收單業務,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
去年,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于加強收單外包服務市場規范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收單機構加強外包業務管理提出了強化信息登記、有序推進備案、加強風險防控等八個方面要求。在備案方面,《意見》明確,2023年9月30日前,收單機構合作外包機構整體備案完成比例應達到90%以上;意見印發之日起一年內,存量合作外包機構應100%完成備案。未在限定期限達到上述比例要求的,相關收單機構將被視為缺乏對外包業務的基本管理能力。
“收單外包機構要備案的都需要備案,沒有登記備案未來無法規范展業。”對此,有支付行業業內人士透露,去年7月開始,協會將組織開展外包市場自律檢查,重點關注對外包機構不設準入門檻、“注冊即合作”、外包機構數量龐大的收單機構。對涉嫌嚴重違規的外包機構,將依規采取納入黑名單、取消備案等自律措施,指導收單機構有序終止合作。
“展業必備案,收單外包機構的合規經營變得愈加重要。”在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看來,未來支付牌照續展總體仍以平穩為主。“需強調的是,支付作為金融領域的基礎業務之一,本身價值并不會因為機構退場及行業的優勝劣汰而改變。未來支付行業仍將以合規為底線,以高質量服務小微商戶及消費者為宗旨,通過自身的資源切入支付細分賽道,用口碑贏得市場。”蘇筱芮稱。
“未來服務商要在底線思維下進一步做大做強,才能不被市場淘汰,不重視備案的機構將變得寸步難行。隨著資質較差機構的市場出清,那些優質頭部企業的集聚效應會愈發明顯。”上述支付行業業內人士表示。□記者鐘源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