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時代華僑金融樣本廈門國際銀行協辦“第一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
12月20日,由中國僑聯、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國際銀行等單位協辦的第一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福州啟幕。本次大會以“五洲聚‘福’匯僑智,同心共圓中國夢”為主題,云集來自全球各地的僑界專家和技術人才、海外專業社團、僑商代表、重點科技社團、僑界青創代表和國內科技園區、企業界、科研院所、高端智庫、投資機構重點人士,并安排17項重要活動,包含業界學術交流、創新成果展示,科創現場競技、產學研用對接,智技成果推薦等,致力打造“溯源頭學思想、聚僑心凝共識、匯僑智助發展”的國家級平臺。
廈門國際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曹云川受邀參加大會,并在閩港澳臺僑校長論壇開幕式致辭,他表示,廈門國際銀行及其兩家港澳附屬機構——澳門國際銀行、集友銀行華僑基因深厚、特色鮮明,特別是由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友銀行,開創了“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先河,是金融史、教育史上產教結合的“集友樣本”。長期以來,廈門國際銀行以發展華僑金融為重要發展戰略,把嘉庚精神與金融力量相結合,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各大高校保持著緊密合作,未來也希望能與在場專家在產業專業化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并攜手各大高校,更好發揮平臺優勢、推進資源互補,共同打造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華僑金融樣本,為社會及客戶創造價值。
廈門國際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黃志如作為重要嘉賓參與“新形勢下海洋食品產業發展新機遇”高端對話。黃志如表示,作為福建本土銀行和金融主力軍之一,廈門國際銀行積極響應“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結合國際化業務特色與三地機構聯動優勢服務兩國雙園企業,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面向省內相關企業累計投放金額超36億元。他從金融助力角度,分享廈門國際銀行服務海洋食品經濟的有關經驗,并表示將進一步推動華僑金融觸角從內地沿海、香港、澳門等地向東南亞延伸,持續服務“兩國雙園”建設并助力海洋食品產業發展,更好地支持福建省新發展格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近年來,廈門國際銀行以打造“華僑金融優選銀行”為目標,秉持“利僑惠民”的宗旨,借助“僑務工作機關、華僑華人社團”兩大橋梁,構建“優僑服、聚僑心、樹僑牌”的工作體系。該行通過在總分行及港澳附屬機構成立華僑金融部、發布銀行業首個華僑金融服務標準,持續為華僑華人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11月末,該行已服務超過7萬名華僑客戶,華僑金融業務總量突破1300億。站在新的時代起點,廈門國際銀行將繼續賡續嘉庚精神,厚植華僑金融土壤,堅持走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助力凝聚廣大僑心僑力,賦能華僑華人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雙循環格局下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