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再迎回購高峰龍頭股帶頭回購額創歷史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李曼寧
近期,港股市場再迎回購高峰,其中龍頭企業加速回購。Wind數據顯示,騰訊控股本月每個交易日均穩定出手回購,該公司全年已回購116次,金額合計超過434億港元。
此外,港股公司今年出現大面積回購。截至12月14日,港股市場年內實施回購公司數量達203家,合計回購金額接近1160億港元,已刷新年度歷史新高。
龍頭企業主導
今年港股市場回購格局依舊由龍頭企業主導。“主要原因還是港股自年初以來持續下跌,以恒生指數為例,截至12月14日下跌幅度已經達到了17.08%,不少龍頭股跌幅還要更大。因此,相關公司也希望借助回購,有效地向市場傳達管理層對于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和投資價值的認可,傳遞股價被低估的信號,穩定市場信心,促進公司股價向長期合理價值回歸,這對投資者獲取更好的投資體驗、上市公司實現長久發展都是有利的。”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港股市值龍頭——騰訊控股今年共回購116次,回購金額合計434.12億港元,占比超過港股總回購金額的37%。
記者注意到,自今年2月以來,騰訊控股每月均有回購動作。近期,騰訊控股回購尤為頻繁,12月截至14日的10個交易日,公司每日均回購超4億港元。
此前三季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曾表示,騰訊重視股東回報,也會利用不同方式來提升股東回報。他認為,目前市場上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基本處于歷史低位,所以回購可能是提升股東回報更好的方式。
友邦保險是港股市場中僅次于騰訊控股的“回購大戶”。12月,友邦保險同樣每個交易日均實施回購,每日均回購超過200萬股,月內已回購13.47億港元。今年以來,友邦保險累計回購金額超過273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近期推出了上市以來最大規模股份回購計劃。12月12日,李寧公告,將在未來6個月,斥資不超過30億港元回購不超過約2.64億股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0%。李寧將以現金儲備及自由現金流回購股份,回購后的股份將被注銷。李寧董事會表示,對自身業務前景及長遠增長充滿信心,公司的現行股價低于內在實際價值。
“龍頭股頻繁開展回購是一種積極的現象。回購表明企業現金流充裕,對自身未來發展有信心。回購有助于提升企業估值,增強投資者信心,有利于市場的穩定發展。”國內咨詢機構Co-Found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表示。
就近期港股市場再迎回購高峰,張新原分析,首先,全球貨幣政策寬松,低利率環境有助于企業回購。低利率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使得企業更愿意使用現金回購股票。其次,港股市場估值相對較低,企業回購有助于提升自身估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認為自身的股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過回購可以增加每股收益,提升股票價值。再次,回購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企業回購向市場傳遞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有助于穩定股價,吸引投資者關注。
央國企積極回購
從本月回購情況看,在回購金額的行業分布上,在騰訊控股、匯豐控股和友邦保險大幅回購的推動下,信息技術和金融行業為回購主力。
以回購公司數量的行業分布看,本月可選消費行業的回購公司數量最多,達19家,代表公司有李寧、東風集團股份、周大福、泡泡瑪特等。其次為信息技術行業,有16家公司發起回購。
值得關注的是,央國企也是今年港股市場回購的重要力量。在回購榜單前十名中,就出現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東風集團股份的身影,分列第六位、第十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去年首次開展股份回購,今年繼續同步開展A股和H股回購,公司稱回購就是為了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回購的股份將全部注銷。
自今年8月28日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啟動本年度H股和A股回購工作。截至目前,在港股市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今年已累計出手44次,回購金額合計近16億港元。
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未來發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中遠海控也于今年8月下旬開啟A、H股回購計劃。其中,中遠海控H股自8月31日開啟回購,截至12月14日,其港股回購金額已達到6.4億港元。
此外,東風集團股份自今年1月初便啟動回購,下半年更是加速出手,目前回購金額已超過10.4億港元。
回購潮有望提振市場
本周,恒生指數在跌破16000點關口后出現反彈,單周上漲近3%,但拉長時間來看,港股市場今年整體走勢不佳。截至目前,恒生指數年跌幅超15%。同時,恒生各大旗艦指數中,除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以外,其余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回購增多是否意味著港股市場價值逐步顯現?“從歷史上來看,回購高峰往往與市場底部是重合的,這主要是因為管理層相較于普通投資者具有信息優勢,對于公司真實價值的理解也更為深刻。目前,美聯儲加息周期基本結束,美元指數、美債利率大幅回落,全球流動性正在改善;隨著一系列會議召開,政策口徑更為積極,內地穩增長政策落地也有利于公司業績改善,預計港股后續會有比較突出的表現。”武澤偉認為。
也有部分受訪者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張新原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有望帶動市場需求,有利于港股市場整體表現。另一方面,我國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助于提升企業盈利水平。但同時需要關注市場風險,如地緣政治風險、疫情等。總體來說,港股市場在回購潮的推動下,有望實現穩定增長。但投資者在參與時,仍需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決策。
“龍頭股開始頻繁回購是企業認為其自身價值明顯高于市場價格而采取的理性行為,借此可以向投資者發出積極信號,回購股份可以獲取間接或直接收益。但是,回購之后的股價不一定能夠很快回升,股價受多重因素影響,對于港股來說,地緣政治等因素是不可控的,只有這些因素基本消除,大盤才會有起色,屆時那些進行了多次回購的龍頭股將引領上漲,會有較好表現。”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