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周志華:AI賦能,推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智改、數轉、網聯”三箭齊發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突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發展新質生產力,江蘇具備良好的條件和基礎。代表委員們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指示,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促進我省新質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周志華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是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拔覀円延泻芏嗌鷳B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但設施并沒有完全連通。整個生態環境其實是一體的,因此我們要把它們連接起來?!?/p>
然而“連接起來”這一目標實現起來沒這么簡單,需要有統一的接口和標準,需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周志華建議,這一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來解決,“建議制定和完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智改、數轉、網聯工作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政策的落地實施。”周志華期待,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共享機制,推動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疤貏e是對于建設在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地區的設施,通過遠程聯網解決運維‘最后一公里’問題。這樣可以更統一地‘連接起來’?!?/p>
此時,人工智能開始“大顯身手”?!斑B接起來之后,我們可以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對數據做出分析,輔助判斷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建議應該采取的措施。”周志華表示,實現這一切,還需政府部門的投入、社會各界的關心,匯聚各方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楊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