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外貿報喜
3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7%。進口和出口金額的增幅雙雙超過市場機構預期。
對此,機構分析認為,出口表現超預期在于外需有所改善,進口則是與基數走低,以及原油等重要進口商品價格回升有關。
展望2024年全年,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2024年外貿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但總的趨勢是向上走。商務部已經提前做足準備,全力以赴穩外貿,有信心、有底氣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出口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貿易順差8908.7億元,擴大23.6%。
對比統計的市場一致預期來看,出口和進口總值的增速雙雙大幅超預期。特別是出口總值同比,不僅延續了2023年10月以來的恢復態勢,而且是自2023年4月之后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部門總監馮琳表示,主要原因是近期外需有所改善,我國對美國、東盟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大幅上揚,以及汽車出口增速保持高位。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認為,節前“搶出口”效應有一定影響,但考慮基數上行、疊加外貿商復工偏晚等因素,3月同比增速或有所回落。整體而言,制造業景氣度或受出口溫和復蘇的推動、環比低位回升,但后續回升動能仍待觀察。
從重點商品的表現來看,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增幅較快。
數據顯示,前兩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2.22萬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比重近六成。其中,汽車、家電和集成電路出口增速表現搶眼,分別同比增長15.8%、24.3%和28.6%。
對此,王文濤在前述發布會上談到,家電、汽車等重點產品出口訂單好于預期。今年“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可能是穩步發展的態勢。
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
數據顯示,前兩個月,進口鐵礦砂、煤炭和天然氣金額在進口價下降的情況下同比均實現增長,原油進口則呈現量價齊增的走勢。
具體來看,前2個月,我國進口鐵礦砂2.09億噸,增加8.1%,進口均價每噸931.7元,上漲17.1%;原油8830.8萬噸,增加5.1%,每噸4127.8元,上漲1.1%;煤7451.5萬噸,增加22.9%,每噸756.2元,下跌20.9%;天然氣2210萬噸,增加23.6%,每噸3638.4元,下跌21.1%。
程琳表示,1~2月進口額同比延續正增長且增速較去年12月加快,主要與去年同期基數走低有關,同時,年初出口高增以及原油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也對進口額增長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考慮到當前實際進口需求仍然偏弱,近期進口增速回升的趨勢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
根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預計2024年國際石油市場總體寬松,油價中樞或將下移,但仍處中高位水平。從需求看,后疫情時代全球石油消費恢復性反彈階段結束將回歸常態,加之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對石油消費影響加大,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將放緩。
全球天然氣市場將延續脆弱平衡態勢,不確定性風險增加。預計天然氣消費量為4.02萬億立方米,增速1.5%,繼續由亞洲的中國、印度和新興市場拉動。
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
前兩個月外貿的積極跡象還體現在與主要貿易伙伴的外貿表現上。
東盟、歐盟、美國、韓國是我前四大貿易伙伴。前兩個月,我國與東盟、美國、韓國進出口總值均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東盟貿易總值為9932.4億元,增長8.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5%。與美國貿易總值為7077億元,增長3.7%,占10.7%。與韓國貿易總值為3369.2億元,增長2.9%,占5.1%。
同期,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3.13萬億元,增長9%。
“開年我國對美國出口大幅改善,是拉動整體出口表現超預期的一個重要原因。”程琳說。
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表示,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要求外貿“質升量穩”,將質量置于規模之前,預計未來進出口將更加注重“質的提升”,開拓多元化市場和優化貿易產品結構為主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