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趨勢難測,美聯儲利率變化路徑飄忽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撰稿王應貴加拿大報道
2023年12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令美國金融市場非常失望,通脹變化路徑并沒有像預期那樣下行。
雖然核心通脹降至3.9%,整體通脹水平仍為3.4%,比11月還高出了0.3%。前一段時間,美國金融市場所有的樂觀情緒頗受打擊。不過,投資者很快恢復了冷靜,到收盤時股票指數也收復了早盤的失地。當日,標準普爾500指數微跌3.21點(最大跌幅為43.87);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于3.97%;美元指數收于102.06%,幾乎沒有變化;比特幣期貨上漲0.42%,美國證券交易會批準比特幣現貨ETF的利好消息對加密貨幣市場刺激有限。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消費指數變化,并根據新數據調整預期。
通脹趨勢難以預測,市場預期過于樂觀
雖然美聯儲決策時參考核心PCE而非CPI,但兩者之間的相關度很高,因此今后的通脹形勢肯定不會像美聯儲官員和市場預期那么樂觀。
與11月相比,2023年12月CPI上漲0.3%。其中,價格下行的產品和服務有七類:管道燃氣(權重占比0.745,以下相同)跌0.4%,汽車維修(1.145)和糧食及烘焙產品(1.162)各跌0.3%,水果蔬菜(1.4687)、能源商品(3.473)、醫護品(1.475)和煙草(0.515)均跌0.1%。漲幅較大的商品和服務有四類:汽車保險(2.874)漲1.5%,醫療服務(6.374)漲0.7%,房租(35.170)和肉類食品(1.782)均漲0.5%,奶制品(0.78)漲0.3%。不言而喻,商品價格上漲壓力對市場供需變化最為敏感,但服務行業相對封閉,通脹壓力持續時間會較長。
12月數據雖不宜作過多解讀,卻表明了通脹形勢的復雜性。物價指數上揚了,但市場共識依然未變:通貨膨脹總體變化趨勢下行,中間過程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不過,在經歷了四十多年來罕見的通貨膨脹后,美國家庭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企業也需要時間來調整工資水平和產品與服務定價。俄烏沖突、中東局勢、全球供應鏈重建、氣候因素、世界經濟增長、美國大選等因素均影響到今年商品價格波動水平,但是大多數服務行業定價具有很強的黏性,即價格變化趨勢向上,特別是房租和專業服務,下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也是美聯儲此前犯錯的主要原因。
美國國債收益曲線何時正常?
美國利率倒掛現象已持續一年多時間了。對此,不少分析人士堅信利率倒掛是經濟衰退的前兆,但也有不少人反對,認為金融市場不宜夸大利率倒掛現象。但不管怎么說,利率倒掛肯定是經濟運行不正常的表現。2024年,美國股票市場遭遇到“開門黑”,這促使市場認真思考今年市場走勢。許多分析認為,美聯儲依然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2023年末的股價業已反映美聯儲至少三次減息的信息,接下來要看美聯儲下一步行動。言外之意,美聯儲必須做出正確的事情。這有點難為美聯儲,因為美聯儲要么做對了,要么就做錯了。
-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中國的創投和股權投資行業未來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 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產業變革創造的崗位對人才要求更高,帶動相關培訓產業發展
- 用新動能替代舊動能!全國政協委員、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建議加速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
-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王俊壽:“五大監管”是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在金融領域的生動實踐
- 全國政協委員程永波:質量精細化管理,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高質量發展
- 全國政協委員周志華:AI賦能,推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智改、數轉、網聯”三箭齊發
- 盈康生命旗下友誼醫院正式掛牌“成都市抗癌協會副會長單位”
- 海通證券:2月偏強的非農數據反映美國經濟仍具韌性核心焦點在核心通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