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作者再發爭議言論:傳統教育只能培養出打工仔
暢銷理財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Kiyosaki)最近對于傳統教育的批評引發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清崎敦促人們重新思考關于教育和事業成功的廣泛接受的說法。他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他2018年在YouTube上發布的視頻片段,并配上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學校教人們成為員工,企業家的想法不同。”
清崎挑戰了人們長期以來對金融和教育的看法。他認為,教育體系傾向于讓人們為正式就業做好準備,而不是培養創業技能。清崎認為,對于那些追求財富和經濟獨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缺陷。
在視頻中,清崎公開談論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透露他曾經通過抄襲一個更聰明的同學來“作弊”。他比較了他的“窮爸爸”和老師的觀點,他們認為這種行為是作弊,而他的“富爸爸”則認為這是合作。這個故事展示了人們對教育和成功的不同態度,揭示了人們對學習和成就的理解存在根本分歧。
清崎還從肖恩·阿克爾(ShawnAchor)的《大潛力》(BigPotential)一書中引入了一些見解,該書揭示了自殺受害者年齡的下降和年輕人中抑郁癥的上升等趨勢。阿克爾認為,這些令人擔憂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教育的提供方式有關,他暗示教育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阻礙了通往經濟繁榮的道路。清崎同意這一評價,他暗示,教育對個人成就的關注,比如成為一名優等生,可能會限制年輕人在相互聯系的商業世界中發揮更大的潛力。
清崎說:“我發現,通過作弊,我是在為自己經商做好準備。”
這一觀點反映了他的信念,即傳統教育環境中培養的技能和心態可能與創業成功所需的技能和心態不同步。他認為,商業世界需要合作精神和實踐敏銳度,而這些方面在標準的學校課程中可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闡述。
他強調,雖然他的“窮爸爸”相信傳統教育的成功之路,但他經常在經濟問題上掙扎,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相比之下,他的“富爸爸”雖然沒有大學文憑,卻很成功。
清崎很早就從他的“富爸爸”那里學到,把接受高等教育作為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是一種誤解。他強調,高等教育往往不能傳授創業所需的財商或現實技能,并將高等教育稱為騙局。
這種批評延伸到了美國大學教育的財政負擔。清崎指出,不斷上升的大學教育成本和不斷上升的學生貸款債務可能會使畢業生陷入無法實現的工作中,只是為了償還債務。清崎表示,這種情況強化了培養更多員工的循環,而不是培養獨立思考者或企業家。
清崎認為,學校系統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勞動力,而不是創新者。他認為,學校教授的是遵守規則、循規蹈矩,不鼓勵質疑既定制度或冒險——而這些品質往往是創業成功所必需的。他建議,教育方法應該更加靈活,鼓勵創造力和財商,這是在當今充滿活力的經濟格局中取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