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到底如何正確應對?家長應對指南來了
孩子發熱到底如何正確應對?家長應對指南來了→
當下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段,尤其抵抗力較弱的孩子更易染病,目前多地醫療機構也是迎來了患兒的就診高峰。兒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后,發熱是最常見的癥狀,而這也是令家長最為擔心和焦慮的。是不是孩子只要發燒就必須去醫院?哪些情況才是真正需要及時就醫的?來看看專家怎么說。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發熱?
何時需要就醫?
發熱是一種癥狀,而不是疾病。發熱溫度的高低并不代表疾病的嚴重程度。呼吸道感染時,發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絕大多數呼吸道感染都是輕癥。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杜逸亭:當我們體溫大于38.2℃,同時孩子的月齡大于等于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選用對乙酰氨基酚解決發熱的問題,當月齡大于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選用布洛芬或者是對乙酰氨基酚。護理方面也非常重要的,可以選用溫水浴,溫水敷額頭,適當脫減寶寶的衣物,同時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
如果孩子持續發熱超過三天,尤其是體溫超過41℃,或者出現了呼吸加快、喘憋、嘔吐、尿量減少等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
應對孩子發熱
這些常見誤區要避免
正如專家所言,發熱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癥狀;退熱不是治病,而是緩解孩子的不適。希望了解到這兩點,可以幫助家長減輕焦慮。專家提醒,應對孩子發熱,家長還應避免以下常見誤區。
大多數情況下,發熱是人體應對感染的一種保護機制,它能降低病原體的活躍度,促進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有助于加快疾病恢復。因此家長沒必要一看到孩子發熱,就給他吃退熱的藥。
不過體溫過高,會增加孩子的心肺負擔,因此必要時可以給孩子吃退燒藥。
北部戰區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魏兵:不建議兩種退燒藥交替應用或者是聯合應用,這樣容易導致藥物過量,什么情況可以兩種聯用?比如這個孩子布洛芬劑量已經足夠了,效果仍然不好,然后就過了四五個小時,再換成對乙酰氨基酚。
孩子發熱時,可以多補充水分,但不要蓋上厚被子去捂汗,這樣做對退熱意義不大,還可能導致脫水。
兒童發生熱性驚厥
家長應如何應對?
說起孩子發熱,家長最害怕的就是發生熱性驚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燒抽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應對?
醫生介紹,由于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全,體溫短時間內波動過大,可導致熱性驚厥。熱性驚厥有家族遺傳傾向。熱性驚厥主要發生于6個月到6歲的學齡前嬰幼兒。常見癥狀是四肢抽動、肌肉僵硬、雙眼上翻、牙關緊閉等,嚴重時可能出現口吐白沫、意識喪失。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杜逸亭:出現熱性驚厥的時候,家長不要特別焦慮擔心,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就是把孩子平臥。為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不要強行搖晃寶寶或者給寶寶服用藥物,這樣會引起藥物的反流誤入氣管引起窒息。
發生熱性驚厥的患兒絕大多數在5分鐘內得到緩解,一般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也不會造成遠期后遺癥。如果孩子抽搐持續5分鐘以上不能緩解,或者24小時內出現多次發作,家長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請求專業人員救治。(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