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理財投資方法
隨著投資理財的時代到來,我國居民對于理財意識也在不斷增加,那么對于沒有太多投資經驗的普通人來說,要如何理財比較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普通人理財投資方法,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普通人理財投資方法
一、傳統的理財方式
1、銀行儲蓄
銀行儲蓄是老百姓眾所周知的理財方式,也是老百姓選擇最多的理財方式,因為銀行儲蓄的安全性非常的高,基本上等于“白撿錢”的理財方式。
并且,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那幾年里,銀行存款的利率差不多就能夠跑贏通貨膨脹了,不過后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放緩,存款利率也下滑了不少。
2、儲蓄國債
除了銀行存款之外,儲蓄國債也能夠比較傳統的理財方式,與銀行存款的安全性差不多,屬于國家推出的無風險投資品。特別適合手中有長期閑置資金的居民選擇,不僅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同時還能夠保本保息。
二、比較有保障的理財方式
當然了,隨著養老意識的提升,很多居民想要對于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做一個保障,那么保險理財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此,錢對于未來就是最好的保障,而保險產品的存在就是讓居民手中的錢不會出現貶值,甚至能夠增值。
所以,這些年來保險產品也是比較火熱的理財產品,并且對于居民來說,保險產品帶有很強的保障屬性。
三、比較保值的理財方式
當然了,對于大多數居民來說,理財的目的只有兩種,其一是為了增值;其二是為了保值。而在過去,我國能夠實現保值甚至是增值的投資行業一定是樓市。但如今的樓市不能說增值吧,能夠做到保值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目前想要手中的資金保值,那么選擇投資黃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畢竟一直以來黃金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都是“硬通貨”,全世界都能夠流通。
四、短期增值
最后,就是能夠短期增值的理財產品了。當然,能夠要求短期內增值的產品,那么肯定是需要資金的流動性比較強。這里有兩個可以選擇的方向:
其一是國債逆回購,價值相對來說比較高,并且投資的周期比較短,最長的也不過半年的時間,收益也比較可觀!
其二是外貿經濟,是一種趨于大勢興起的外貿經濟,可實現30天到手1%的利潤分成,也是一種周期短價值不錯的方向。
個人理財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個人可以理財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想要簡潔、穩定、風險小的理財方式,可以從這幾個理財方式去挑選:
1. 貨幣基金
它就是一種開放式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債券、央行回購、票據這種風險極低短期金融品種。具有高流動性、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點。大家可以隨時申購、贖回,具備非常好的便利性,0.01元或1元起投,當下貨幣基金收益率在3%左右,較為適合對資金流動性有需求的個人購買。
2.大額存單
銀行大額存單屬于銀行存款類產品,并不屬于理財產品,同時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因此安全、穩妥。大額存單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于7天,投資門檻高,起投金額為20萬,金額為整數。作為一般性存款,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5%,少部分銀行上浮52%,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在30%左右。
3.國債
國債分為三種,分別為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和儲蓄國債,都是100元起投,當下三年期國債為4%,五年期國債為4.27%。購買憑證式國債,投資者可在發行期間,其發售和兌付是通過各大銀行的儲蓄網點、郵政儲蓄部門的網點以及財政部門的國債服務部辦理;而購買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必須在交易所開立證券賬戶或國債專用賬戶,并委托證券機構代理進行。
4.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不是普通存款,簡單來說,這類產品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普通存款一樣,運用在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上,以獲得穩定收益保證產品本金相對安全;另一部分就要投資到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中,以獲得產品更多的收益。結構性存款的起投金額為5萬元,收益率為浮動收益,95天投資期限的收益率一般在3.25%左右。
5.現金管理類產品
這類產品在如今市場較受大家歡迎,因為它屬于銀行產品,安全性能得到相應保障,這類產品受銀行存款條例保護,若出現損失,同一家銀行50萬以內,100%賠付,因此非常適合大眾投資。
投資和理財是一回事嗎
1、投資是用錢去賺更多的錢,理財是把錢合理安排以保證有更多的錢。
2、投資追求短期收益,而理財追求長期收益。
3、投資看重回報(投入產出比),而理財看重穩定(長期富裕)。
4、投資的優勢是很快賺取現在的錢,,理財的優勢是長期擁有自己的錢。投資的劣勢是處處都有風險,理財的劣勢是不會賺很多錢,因為投資是有風險的。
5、投資是將現有的財物投入到一項投資人認為具有投資價值的并預期能獲得增值的生產資料、固定資產、技術、特殊產品等的行為;而理財,是將現有的財物運用到理財者認為的最佳的使用途徑上。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可靠嗎
銀行理財產品相對于其他投資方式而言,還是較為安全可靠的。但是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仍需謹慎評估風險,選擇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以實現理財的穩健回報。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銀行理財是一種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方式,但并非沒有風險。銀行理財風險大小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
1、銀行信用風險。雖然銀行是有監管的金融機構,但這并不能保證把錢交給銀行就是絕對安全的。銀行自營理財產品與銀行存款一樣,其回款都是以銀行信用做保障,選擇信用卓著的大型銀行能降低投資銀行理財的信用風險。
2、收益波動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通常以固定收益或浮動收益的方式提供。固定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通常較低但相對穩定,而浮動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受市場變化的影響較大,這類收益浮動型產品需要重點了解其投資的市場波動風險。
3、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和投資方向。收益與風險掛鉤,預期收益率越高其風險也會越大。若一款產品聲稱預期年化收益率能超過10%,那就要持謹慎態度了。一般來說,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很難超過5%年化收益率。而且現在凈值型理財越來越多,這種產品并不會公布預期收益率,這種情況就要關注產品投資方向。投資方向是貨幣或債券市場的,相對來說比較穩健,而投資在股市或者與金融衍生品掛鉤的,產品風險往往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