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熬夜后千萬不要做這件事……不然你一定會后悔
我們的人生中經(jīng)常要面臨各種重要的決策,去取經(jīng)還是回高老莊?愛橘貓還是愛果子貍?藥丸選紅色還是藍色?tobe還是不tobe……都是難題。
需要決策的事情很多,但人并不總是理性的。情緒、認知偏差、社會壓力、時間限制以及各種客觀因素都會影響決策的理性程度。我們都知道不能在情緒上頭或信息不足的時候進行重要決策,也知道盡量不要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倉促決定重要的事情。
但你注意到了嗎?個人的身體狀態(tài)也是影響理性的重要因素。最近一項研究就揭示了睡眠不足會增加決策的風險。
這項研究將正常休息的人和通宵熬夜的人進行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急性睡眠不足會損害大腦與行為之間的關聯(lián),減弱大腦對決策結果的反應。
換句話說,睡眠不足可能使我們更難判斷決策的風險和后果,從而更容易作出錯誤決策。當然,這并不是人們第一次注意到睡眠和決策的關系,截至目前,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文獻從多個角度探尋睡眠不足對人決策能力的影響。
睡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即便不看科研文獻,直觀的生活體驗也能讓所有人認識到這一點。每次主動或者被動熬夜過后,大家多少都出現(xiàn)過疲憊、反應變慢、情緒異常等情況,有些人還有頭暈、頭痛、心慌、胸前區(qū)悶痛等生理不適。
既往的科學研究中,睡眠對認知功能、記憶水平、情緒健康、內分泌水平、代謝功能以及各種疾病的影響的相關性研究也是浩如煙海。
具體到認知層面,過去的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足會增加人的冒險傾向,通過改變大腦的一些區(qū)域的活動和多巴胺的分泌情況,缺乏睡眠會讓大腦對風險的判斷發(fā)生誤差。
人們可能會過于對獎勵的概率和價值過于樂觀,卻低估了可能的風險和損失。睡眠不足讓大腦中與獎勵相關的區(qū)域對獎勵的反應變得過度強烈。這意味著即使是較小的獎勵,也會被過度放大,使人們對它們過于感興趣。
同時,大腦還更傾向于追求即時的、短期的獎勵,而忽視長期的利益。這就是為什么熬夜的人總是更渴望炸雞、燒烤、可樂等高熱量的食物并很容易攝入過量,卻很少突然饞雞胸肉和西蘭花。
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大腦中負責認知控制的區(qū)域,這會導致人們在分析具體問題時反應抑制能力降低,更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而分散注意力,難以集中精力完成復雜的思考。人們還會因為難以抑制沖動行為,而在不經(jīng)過充分思考和評估的情況下更頻繁地作出倉促的決定。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的沖動購物更容易發(fā)生在深夜的被窩里。除了獎勵機制、風險評估、自控能力、專注度這些“理性”的維度,熬夜或睡眠不足還會通過情緒這一“感性”特征影響人決策的合理性。
例如,睡眠不足會通過影響人腦的杏仁核而放大對負面情緒刺激的反應,人們可能會錯誤估計他人的不友好程度,而給出過于激烈的反應。
熬夜還會顯著增加人的焦慮程度,讓人更容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攻擊性或者抑郁和自毀傾向。這些變化不只會損傷人的情緒健康和社交能力,還會人們在處理日常事務和進行未來規(guī)劃時,降低人們判斷的準確度,誘導人們在壓力之下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總之,睡眠不足既影響人的理性思維,又影響人的感性體驗。所以如果要進行什么重要決策,不僅不要在情緒上頭或者時間倉促的情形下,也最好不要在熬夜或者睡眠不足的時刻。無論如何,睡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