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龍頭嚴正聲明!被“李鬼”冒名集資詐騙,已報案!
又有“冒牌APP”假借上市公司之名行騙?
12月19日,億緯鋰能發布《嚴正聲明》表示,有詐騙分子冒用億緯鋰能名義開展虛假投資平臺APP集資詐騙,詐騙分子違法犯罪活動依然多發,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和億緯鋰能合法權益。
據了解,此前寧德時代也曾遭遇“李鬼APP”,多家上市公司曾在年初卷入“冒牌風波”。而不法分子多采用上市公司名義以“高收益”的投資吸引理財資金進行詐騙。
電池龍頭屢陷“李鬼風波”
2023年11月21日,億緯鋰能針對“詐騙分子冒用億緯鋰能名義開展虛假投資平臺APP集資詐騙”事宜發布了嚴正聲明,并于2023年11月11日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
在當時的聲明中,億緯鋰能表示:“我公司從未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開設投資理財類APP平臺,從未出具過任何相關文件或通過任何APP組織相關投資活動。對于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假冒‘億緯鋰能’名義,偽造投資項目,進行網絡集資等侵犯我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億緯鋰能將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并正告冒充‘億緯鋰能’開展非法活動的單位或個人,立即停止一切違法犯罪活動?!?/p>
不過一個月時間過去,詐騙分子違法犯罪活動依然多發。因此,億緯鋰能于12月19日再發聲明稱:“請各單位、企業及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如發現此類情形,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p>
同時,億緯鋰能還表示:“部分自媒體用戶、媒體平臺利用網絡發布、轉載造謠信息,嚴重損害了億緯鋰能的企業聲譽,對我公司造成惡劣影響。我公司已采取法律手段,堅決維權,堅決依法追究造謠者、傳謠者法律責任。并正告相關用戶、媒體立即停止違法行為。”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3年11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中,億緯鋰能憑2.05GWh動力電池裝車量位列第五,市場份額達4.56%。而排名第一的是寧德時代,裝車量19.7GWh,市場份額高達43.91%。
除了億緯鋰能之外,寧德時代也曾被“李鬼APP”困擾。2023年年初,網絡上曾出現了一款叫“寧德時代”的APP,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理財投資產品,可以買“寧德時代鋰電池”“寧德時代專屬社會公眾股”等產品,甚至一些產品宣稱只要投資2天就能獲得5%的收益。
對此,寧德時代表示:“我司并未運營‘寧德時代’APP及發售‘寧德時代鋰電池’、‘寧德時代專屬社會公眾股’理財投資產品。敬請各位提高警惕和識別能力,謹防受騙,必要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和向國家反詐中心舉報,切實維護好自身權益。我司已向寧德公安反詐中心進行了報案,寧德公安將開展調查?!?/p>
為何動力電池企業會被假冒APP盯上?可能也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強勁、動力電池企業發展迅速影響。申港證券研報表示,2023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830萬輛,同比增長36.8%,滲透率為30.8%。隨著各大廠家加速向新能源轉型,對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保持長期樂觀的態度,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約932萬輛,同比增長35%。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3年1至11月,我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產量為698.7GWh,累計同比增長41.6%。申港證券認為,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增速依然可觀,維持較高水平。
多個行業卷入“盜版APP”
今年以來,冒用上市公司名稱推出理財APP進行詐騙活動的行為頻發,牽扯的并不是只有動力電池行業。
今年4月,方正證券發布關于謹防不法分子假冒方正證券APP進行欺詐聲明,“方正在線”“FDS”APP是假冒方正證券的APP,公司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如投資者已在上述APP開展交易,建議報警。
3月前后,多家券商都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提醒公眾警惕不法分子假冒券商及分析師進行非法證券活動,包括華鑫證券、華寶證券、中銀證券等。
除了金融業之外,也有許多上市公司陷入“盜版APP”風波。今年2月,云天化發布澄清公告稱,近日,公司發現有網絡平臺冒用公司控股股東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名義進行虛假集資、股權投資、股權激勵等活動。公司聲明,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未在任何網絡平臺開展眾籌集資,也未在相關網絡平臺發布股權投資、股權激勵等信息,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同一個月,百納千成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接到投資者來電,獲悉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義,通過誘導下載手機APP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虛假宣傳,實施詐騙活動。通過“增流獲取傭金”等表述誘導下載手機APP的信息均為不法分子的虛假宣傳。
據記者梳理,這些打著上市公司名義推出的假冒APP往往以“理財”的形式實施詐騙,通過高額回報吸引投資者,投資者在短期內可能嘗到一點甜頭,但APP會在大部分投資者投資周期未滿、錢沒來得及取出的情況下突然關停,讓投資者遭受損失。
如何避免遭受損失?據上述券商和上市公司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相信來源不明的虛假信息,不要點擊來歷不明的網絡鏈接,不要下載非官方應用軟件或APP,不要向不明身份人士或企業轉賬。保持必要的警惕,對電信網絡詐騙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