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軍基”揭曉,偏好這個板塊
新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出爐,基金經理看好2024年上半年機遇。
兔年基金規模同比增長超6%
從總規模來看,基金市場在兔年實現了持續增長的態勢。兔年期間(2023年1月22日至2024年2月9日),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為27.77萬億元,同比增長6.33%;基金數量為11623只,基金份額為26.72萬億份。基金數量和基金份額持續刷新歷史高點。
結構上,貨幣市場型、債券型、混合型以及股票型基金仍是主流基金形式,總規模合計26.96萬億元,占比達到97.31%。
風格穩健的債券型基金在兔年規模出現了顯著增長,最新達到9.1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4%。此外REITs、國際基金(QDII)規模同比增幅在20%以上。受市場波動影響,混合型基金市場規模出現明顯縮水,下降21.97%。
兔年公募基金發行規模顯著下降
2023年,市場震蕩行情下,新基金發行明顯降溫。統計顯示,以基金成立日為基準,兔年期間合計成立1361只新基金,較虎年減少84只,合計發行份額為9843.99億份,較虎年縮水22.85%。
分基金公司來看,新發行基金明顯集中于頭部基金公司,15家基金公司新成立基金發行份額在200億份以上,合計發行份額達到4288.84億份,超過總數的四成。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發行份額居前,分別為409.57億份、375.53億份、360.17億份、311.09億份。
從基金類型上來看,債券型基金仍然是新基金發行的絕對主力,合計發行份額為7493.13億份,超過總數的四分之三。第二位是股票型基金,合計發行規模1172.9億份,占比11.91%;混合型基金也獲得不錯的成績,發行規模889.16億份,占比9.03%,排在第三。
新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出爐
在過去的兔年里,A股資本市場波動明顯,基金市場也經歷了顯著回撤。最新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率全部為負,僅傅友興管理的廣發穩健增長A回撤幅度控制在10%以內。
統計顯示,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作為主動權益基金統計口徑,成立時間超過一年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129只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正,約占總數的3.21%,其中14只累計漲幅在10%以上。業績表現居前的多為小規模基金,僅景順長城能源基建A、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最新規模在40億元以上。
主動權益類基金中,顧鑫峰管理的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兔年漲幅居于首位,累計上漲24.84%,顯著高于全部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平均漲幅0.77%。該基金重倉的北交所個股在四季度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建邦科技、開特股份漲幅均在10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黃海所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A曾是2022年度“冠軍基”,其在2023年度依然表現不俗,兔年漲幅達到19.23%。該基金經理旗下管理的3只基金在榜內均居于前列,分別位列第二、三、四名。從重倉個股來看,黃海持續偏好高股息的煤炭板塊,統一的投資風格為旗下基金帶來了長期的穩健收益。
基金經理看好2024年上半年機遇
黃海在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A四季報中表達了對2024年的市場展望,其表示市場在尋底筑底之后必然迎來轉折之機,持續加大的財政、貨幣政策必然實現穩經濟的作用。當下市場預期雖然低迷,可以看到風險因素不斷得到釋放,優秀龍頭公司的估值優勢越發凸顯。
兔年的“冠軍基”得主顧鑫峰在報告中表示,對北交所的后續表現依然充滿信心,一是北交所公司目前估值相較于滬深同類公司依然有一定的折價;二是北交所公司業績上依然延續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同時這樣的增長可以延續到今明年,發展整體是符合預期的;三是政策密集發布;四是北交所未來新掛牌的公司會變多變好,流動性的大幅改善和估值的系統性提升展現了更強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