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90億元,小米持股,縱目科技沖刺港股IPO
3月28日,縱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引領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專注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業務涵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各個層面,包括軟件、硬件、系統設計以及組件的集成。公司的綜合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支持從L2+級別的自動泊車到自動駕駛功能。此外,公司Drop'nGo平臺支持從L0級到L4級的智能駕駛功能的開發和迭代。
自動駕駛技術按照功能級別可劃分為L0至L5級。其中,L1至L2級別的技術被歸類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而L3至L5級別的技術則構成了自動駕駛系統(ADS)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構建在三層架構之上:感知層、決策層和執行層。感知層主要通過車載傳感器和路側輔助系統來獲取環境信息;決策層則利用算法和應用軟件來進行決策和制定行動策略;執行層負責根據決策層的指令來控制車輛的操作。
在自動駕駛的產業鏈中,上游主要由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構成,包括芯片制造商、高精度地圖提供商和云服務提供商。中游則是由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組成,這些企業既包括傳統的一級供應商,也有新興的科技公司和行業巨頭。下游主要是由汽車制造商(OEM)和出行服務提供商組成。這樣的產業布局確保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應用推廣。
近3年收入復合增長率48.7%自動泊車市占率居前
自動駕駛技術正成為全球智能出行領域的關鍵發展方向,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和機器人。2022年,全球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了2098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614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4.0%。在中國,2022年的市場規模為462億元,預計5年內將增長至17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9.8%。
在ADAS、自動泊車和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泊車解決方案市場,公司均處于領先地位。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以2022年的銷售收入來看,公司在中國內地供應商中的排名如下:縱目科技在ADAS市場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1.0%;在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4.9%;在APA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5.6%。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為50款車型提供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公司與中國銷量排名前十的所有OEM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過去3年中,公司分別獲得了22個、12個和17個項目定點。公司還成功獲得了長安汽車的支持,為一系列新車型的車輛平臺提供Amphiman3000解決方案,并預計在2024年實現量產。
從財務角度來看,公司收入從2021年的2.2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9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8.7%。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智能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銷售,占總收入的90%以上。
公司的流動資產凈額在2021年為8.661億元,2022年為6.545億元,2023年則降至1.385億元。同期,公司的虧損分別為4.34億元、5.88億元和5.638億元,經營現金凈流出分別為4.757億元、5.884億元和4.107億元。
研發開支方面,從2021年的2.725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3.685億元。公司的研發團隊規模相對較大,其中58%的員工從事研發工作。銷售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消耗品、員工福利開支、存貨減值準備等,隨著業務的擴展,這些成本也在增加,特別是在全球半導體短缺期間,高價位芯片的采購導致成本上升。
目前,公司正在探索ADS和能源解決方案之間的協同效應。智能移動能源解決方案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市場規模預計將顯著增長。從產品收入來看,2023年域控制器和車規級傳感器的收入分別占到了總收入的27.5%和64.5%。
最新估值約90億元小米持股4.73%
公司股東方面,縱目香港持股22.17%;雇員激勵平臺上海縱目持股1.31%,雇員激勵平臺上海浩目持股1.92%,雇員激勵平臺寧波天縱持股1.56%,雇員激勵平臺寧波縱目持股6.35%;上述主體合計持有33.30%的股份。
君聯旗下的君聯成業、AMAZING、聯瑞前沿分別持股7.55%、1.19%、1.20%;東陽市冠定,持股6.48%;湖北小米,持股4.73%;安吉榮訊萊,持股4.43%;協同禾盛,持股4.27%;協同創新,持股3.69%。
天眼查數據顯示,公司累計完成10輪融資,累計金額達22.47億元,其中在2022年3月的E輪融資中,按照93.56元/股的認購價,縱目科技此輪融資8.67億元,最新估值約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