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通達股份23年度經營持續穩步增長2024輕裝上陣、前景可期
通達股份(002560.SZ)2023年度財報出爐!
在縱深推進“511”發展規劃目標的第二個年頭,公司業務發展穩中有進,管理基礎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業績持續穩步增長
新質生產力經營導向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通達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57321.17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63.67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732.07萬元;研發方面,公司持續保持較大力度,全年共計投入研發費用1.08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利潤的增長與貨款的回收,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2022年大幅增長138.01%至8423.41萬元。
業績變動,通達股份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也是公司堅定推進“511”發展規劃的重要一年。報告期內,公司堅持“立足主業、深耕軍工”的發展戰略,以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經營導向,在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積極落實各項經營計劃,公司主營業務持續實現穩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報告期內,通達股份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工期平均縮短7.8%,產品出庫準確率達100%,降低人工成本2%;此外,公司還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以ERP、MES、OA為依托,搭建公司信息化管理應用平臺,對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進行全面管控,以先進信息技術力促生產制造管理優化,以管理優化帶動生產制造能力提升,打造“透明制造、敏捷制造、溯源制造”的精益智能生產管理模式,加速從制造邁向“智造”,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與此同時,根據公司同日披露的“員工持股計劃(草案)”,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管理層及核心員工的積極性,促進長期、穩定、健康發展,通達股份擬向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骨干等在內的不超過25人推出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解鎖該持股計劃的目標設定為2024年營業收入相比2023年再增長20%。
裸導線產品優勢再度鞏固營收同比增長4.03%至162231.48萬元
新能源線纜獲突破性發展
天眼查信息顯示,成立于1987年的通達股份,公司現主要業務包括電線電纜生產、銷售、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裝配、鋁基復合新材料三大板塊。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主要的特、超高壓架空裸導線生產供應商之一,并在我國特高壓導線領域主要的鋼芯鋁絞線產品細分行業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正如通達股份在其財報中所表示的,公司在保持營收規模的同時,提高了主營產品毛利率,實現了2023年初既定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分業務板塊看:報告期內,公司電線電纜板塊貢獻收入281066.5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55%,毛利率同比增長2.04%至14.54%,毛利潤則同比增長25.09%;鋁基新材料板塊方面,截至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通達新材料擁有1800型鑄軋生產線6條、1750型鑄軋生產線2條、1650冷軋機2臺、80T/30T燃氣及電加熱退火爐共6臺、1650拉彎清洗矯直線1臺、1650和2300橫切剪各1臺。該板塊毛利率同比增長0.66%,毛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3.60%。
具體到產品面,2023年度,通達股份在穩固裸導線產品優勢的同時,新能源線纜實現了突破性發展。
其中,裸導線與電力電纜產品分別貢獻營收162231.48萬元與106386.81萬元,對應分別增長4.03%、11.23%;新能源電纜方面,獲悉,新能源汽車用車載高壓電纜及車輛用線纜業務已取得部分主機廠供貨資格,并實現批量供貨;新能源汽車用直流、交流充電樁電纜產品槍頭壓接成功;高壓高頻同軸電纜GPYJOY成功研發,獲得下游客戶質量認證并成功應用;風力發電機組雷電防護系統用中壓電纜和低壓電纜研制成功;深水用水密電纜、風電用耐扭曲橡套軟電纜系列、煤礦用橡套軟電纜系列產品研發進展順利。最終,公司全年新能源電纜產品營收同比大幅增長184.71%至3715.68萬元。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通達股份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該部分有望推升公司營收,進一步增厚未來發展利潤。
裝配業務、民航產品收入快速增長
2024輕裝上陣將不斷提升三大業務板塊價值內涵、完善產業鏈
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裝配板塊方面,2022年,依托在航空器結構件精密加工業務所積累的技術優勢、管理經驗和客戶關系,通達股份子公司成都航飛實現了業務范圍由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向部組件裝配的縱向延伸。目前,成都航飛產品已覆蓋多款主要軍用機型以及中國商飛C919、C929等民用機型。
2023年期間,成都航飛積極開展航空零部件基地建設項目和新都區航飛航空結構件研發項目建設,成為國內航空器零部件行業首家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德國DST智能化航空器零部件柔性加工生產線的民營企業。項目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國內飛機零部件加工單人單機、人員密集、效率低下的傳統模式,進而實現數字化、無人化、集約化、效能化的智能高效生產。
可喜的是,報告期內,公司裝配業務、民航產品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長,且2024年新增較多新圖號研發任務。但受行業政策影響,中航工業下屬各航空主機制造單位釋放需求減少、生產訂單下發出現波動變化,且對批量產品采購價格進行調整,致使公司全資子公司成都航飛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和產品毛利率出現較大下浮,全年公司機械加工產品共計錄得14301.74萬元。對此,通達股份擬對收購成都航飛所形成的商譽計提7,935.67萬元。
對此,上述專業人士進一步指出,通達股份商譽計提形成的7935.67萬元損失只是賬面的調整,并不會導致現金流從公司流出,所有的利潤仍留在公司;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成都航飛經營趨勢已發生扭轉。剔除商譽計提帶來的影響,公司2023年度主營產品利潤同比將再度增長32.79%至1.62億元;凈利潤方面,若成都航飛2023年度凈利潤未產生下滑,通達股份則基本完成其2023年度既定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0%的目標。當前,隨著商業航空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國產大飛機產業化起航所帶來新的萬億規模市場,整個產業鏈上的公司將逐步受益,成都航飛未來發展具備廣闊的可想象空間。
此外,全景還注意到,為集中精力和資源,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在電纜和軍工領域的競爭優勢,2023年12月,通達股份主動“瘦身”,擬悉數轉讓持有的洛陽萬富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35%的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將實現輕裝上陣。
上述舉措,在專業人士看來,影響通達股份23年度報表利潤的“航飛商譽減值、小貸公司”兩大因素在2024年將不再發生,屆時,公司主營利潤將得到釋放。
而對于未來的在經營規劃,通達股份在其23年度財報中透露,“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結合行業趨勢和自身實際,不斷提升三大業務板塊的價值內涵,不斷完善產業鏈,實現公司業務整體協同發展。具體為:將電線電纜業務作為核心主業做大做強;依托航空器零部件精密加工及裝配業務深耕軍工;提高鋁基復合新材料業務盈利能力,充分發揮與電線電纜業務的協同效應。(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