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虧損!10億營收規模的優必選如何撐起近千億市值?
3月29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年報。
2023年,優必選營收為10.557億元,同比增長4.7%,相比上一年23.38%的營收增速大幅放緩;年內虧損凈額為12.646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8.07%;毛利為3.328億元,同比減少16.2%;毛利率下滑了7.9個百分點;經調整EBITDA虧損5.15億元,相比上年度收窄。
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為90港元。騰訊是優必選第一大機構股東,比亞迪聯合創始人夏佐全是創始人以外第一大個人投資者。
由于持續虧損,優必選一度被質疑難以推進商業化。此前招股書內容顯示,2020財年至2022財年,優必選期內虧損分別為7.07億元、9.18億元、9.87億,加上2023年的虧損額,優必選近四年虧損約38.77億元。
不過,自2023年以來,隨著AI技術的發展,以及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持,人形機器人賽道站上風口,備受資本的熱捧。
2024年3月,人形機器人概念被引爆,多家企業股價“狂飆”。優必選股價當月大漲131.53%,最高價達到328港元/股,僅在3月6日便上漲88.13%。截至3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優必選報226.2港元/股,總市值945.84億港元。
產品多元化拉低毛利率
優必選的營收主要來自于銷售智能機器人和相關解決方案,按產品及服務劃分,主要有四個部分: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其他產業定制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設備。
與2022年相比,優必選2023年的營收結構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其中,此前營收貢獻占比過半的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收入同比減少32.8%至3.47億元,營收比例也下降至32.9%。其他產業定制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收入也同比減少24.5%至0.62億元,營收占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
對于這兩項業務營收下滑,優必選在財報中稱,主要是因為2023年已中標或已簽約的部分項目于年底尚未完成交付和驗收,從而導致收入減少。
另外兩項業務收入則出現大幅增長,物流智能機器人業務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47.9%;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則實現了2.54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91.5%,主要包括貓砂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這兩項業務的營收占比也上升了超1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機器人曾是撐起優必選營收的王牌業務,一度貢獻了超過八成的收入,但由于教育機器人的市場規模下滑,優必選近幾年也在持續進行多元化拓展,但公司整體毛利率卻也因此而被拉低。
2022年和2023年,優必選的毛利分別為3.97億元、3.33億元,同比減少16.2%;毛利率分別為39.4%、31.5%,下滑了7.9個百分點。對此,優必選表示,主要由于產品銷售結構改變,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占比提升,但其毛利相對較低,而毛利較高的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服務收入占比下降。
成本上漲,費用高企
2023年,優必選的營業成本為7.23億元,同比增加18.3%,顯著高于4.7%的營業收入增速。
費用方面,優必選的研發投入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2023年研發費用達4.91億元,同比增長14.5%,占營收的百分比為46.4%,增加了3.9個百分點。研發投入中,有超過8成用于支付給員工,具體來看,員工薪酬4.08億元,要遠高于耗用材料2900萬元及軟件工具及消耗品1890萬元。
相比2022年研發投入高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2023年,優必選的管理費用同比微降,但銷售費用同比大增35.6%至5.06億元,占集團收入的百分比為47.9%,相比2022年增加了12.9個百分點。對此優必選稱,主要由于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增加9180萬元和電商推廣開支增加4010萬元。
事實上,費用高企是優必選長期面臨的問題,外界此前對優必選“COO養活CTO”,即運營養研發的想法也提出過諸多的質疑。2023年,優必選的毛利無法覆蓋其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中的任意一項。
另外,優必選2023年用于營運的現金為10億元,2022年為5.34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5.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