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突發!得一微IPO撤單!或因持續虧損
在經過兩輪問詢后,得一微科創板IPO進程終止,為何?
3月30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得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得一微)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終止”,原因是該公司和保薦機構招商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得一微持續虧損很可能是此次撤回IPO申報的主要原因。
得一微是一家以存儲控制技術為核心的芯片設計公司,2022年11月29日,其科創板IPO申報獲上交所受理,擬募資金額12.24億元,主要投向面向企業級/數據中心級的PCIe存儲控制器項目、面向工業級/車規級的嵌入式存儲控制器項目等。
在經過兩輪問詢后,得一微科創板IPO審核進程終止。近日,因得一微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三條的相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持續虧損且未來盈利預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很可能是得一微此次科創板IPO撤單的主要原因。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和兩輪問詢回復,得一微凈利潤與現金流長期為負,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得一微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3億元、-6833.52萬元、-2億元、-7359.39萬元,報告期內虧損金額合計高達6.3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4億元、-4.05億元、-1.66億元、-1.05億元,報告期內凈流出金額合計高達8.40億元。
事實上,不僅過往經營業績大幅虧損,得一微未來盈利預期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得一微在對交易所的問詢回復中稱,預計公司能在2025年達到盈虧平衡狀態,2022年至2025年其收入復合增長率需達到34.04%,綜合毛利率需達到20%左右,其中主要產品存儲器毛利率需要達到6%左右。
然而,得一微報告期內收入增長率持續下滑且2023年上半年為-3.02%,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且2023年上半年僅為5.68%。2022年度至2023年1—6月,得一微主要產品存儲器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9.40%和-22.31%,與預測數據差距較大。
同時,2022年以來,得一微不管是在產品價格、毛利率、收入增長率等主要經營指標,還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償債能力指標方面,均呈現下降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得一微主要產品為存儲控制芯片和存儲器,技術先進性及市場競爭力目前也被認為不足。
據相關行業人士分析,在存儲控制芯片方面,目前市場上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的主流協議類型是PCIe,而得一微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產品仍以相對傳統的SATA為主,PCIe產品收入占比很低。而且得一微嵌入式存儲控制芯片產品亦相對成熟,尚無技術難度較高的UFS協議接口產品。最近三年,得一微存儲控制芯片和存儲器的毛利率均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約20%,市場份額不足2%。
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科創板上市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出,科創板要凸顯“硬科技”特色,強化科創屬性要求,要進一步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要求未盈利企業充分論證持續經營能力、披露預計實現盈利情況,就科創屬性等逐單聽取行業相關部門意見。
從得一微上述經營業績和未來盈利預期情況來看,其IPO申報明顯屬于要進一步從嚴審核的情形。
監管部門多次表示,堅持嚴把IPO準入關,企業IPO上市決不能以“圈錢”為目的,審核注冊各個環節都要依法依規,嚴之又嚴,要依法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不能把沒有穩定回報或可期待成長性的公司帶到市場上來。
就科創板而言,該板塊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標準多樣包容的背后意味著板塊定位的更高要求。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科創板IPO撤否企業中,存在持續虧損問題的就超過13家。
而得一微等近期相關案例,也體現出交易所加強科創板定位把關,從嚴審核未盈利企業,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的同時,強化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強化對虧損企業“硬科技”成色和持續經營能力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