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億股股權流拍!打七折也沒人買
1月30日,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的拍賣結果顯示,在競拍期限內,天津市浩物嘉德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浩物嘉德”)持有的渤海證券1.67億股股權最終因無人出價而流拍。本次起拍價為4.23億元,相較6.04億元的評估價打了七折,上述1.67億股占渤海證券總股本的比例是2.08%。
渤海證券1.67億股股權遭遇流拍
拍賣平臺顯示,本次拍賣由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4年1月29日10時至2024年1月30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
據競買公告披露,本次拍賣標的為天津市浩物嘉德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持有的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67億股股權。本次拍賣為第一次拍賣,評估價6.04億元,起拍價4.23億元,保證金8400萬元,增價幅度100萬元。也就是說,評估價約3.62元/股,起拍價為2.53元/股,相當于起拍價打了七折。
上述拍賣平臺信息顯示,本次拍賣有48人設置提醒,超3000次圍觀,最終卻遭遇流拍。據悉,一拍流拍后,是否繼續競拍將由法院決定,若法院裁決繼續執行,一般會在30天內在平臺發布信息,再次進行拍賣。
據悉,天津浩物嘉德持有的渤海證券股權之所以會被法院強制拍賣,主要是因為此前天津浩物嘉德為天津天物機電一筆10億元的借款提供了質押擔保。
天津浩物嘉德、天津天物機電均為天津市國資委控制的企業。而天津市國資委也是渤海證券的實際控制人。截至2023年3月31日,天津市國資委通過泰達國際、泰達股份(000652)、渤海國資、天津浩物嘉德、天津天物機電等14家企業最終控制的渤海證券的股權比例為63.28%。
渤海證券IPO之路已超過7年
據了解,渤海證券IPO“長跑”始于2016年。2016年10月,渤海證券啟動IPO上市輔導。2023年3月,據上交所官網披露,目前渤海證券A股IPO申請狀態更新為“已問詢”。
渤海證券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立足天津、布局全國的綜合性證券公司。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投資基金代銷;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融資融券業務;代銷金融產品業務。
業績方面,渤海證券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4.16億元,同比下降約52.9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1億元,同比下降約72.17%。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渤海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27.21億元、29.56億元、30.07億元和6.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41億元、11.06億元、18.00億元和1.96億元。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渤海證券的證券投資收入分別位列行業的第17名、第16名和第14名。除此之外,渤海證券資產管理業務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其子公司渤海匯金是擁有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14家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之一。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其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分別位列行業的第28名、第25名和第30名。
中小券商股權流轉頻繁
2023年以來,包括東莞證券、中天證券、銀泰證券、華龍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股權被轉讓或拍賣,券商股權流轉進一步“加速”。繼浙商證券(601878)2023年12月8日公告收購國都證券19%股權后,12月20日,同方創新投資(深圳)有限公司與嘉融投資有限公司擬掛牌捆綁轉讓國都證券共計7.37%股權。
2023年11月,錦龍股份(000712)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擬轉讓東莞證券20%股權,并于12月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擬調增轉讓東莞證券股份最多至40%。
2023年12月,東亞前海證券第二大股東深圳市銀之杰(300085)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公開掛牌、協議轉讓等方式出售公司持有的東亞前海證券26.1%的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非金融主業企業拍賣所持證券公司股份變現,可以優化自身資產結構,同時也能為大型券商提供并購重組標的。近年來,券商競爭加劇,中小券商價值差距拉大,市場對中小券商價值的認可程度存在差異,所以導致有些標的爭相競價,有些標的無人問津。
中航證券認為,對于中小券商而言,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某一領域或專精特色業務,有助于形成自身的專業優勢和局部的行業壁壘,并購重組也是有效夯實優勢領域深度和廣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