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壽也加入永續債發行大軍獲批200億用來“補血”險企永續債發行獲批數量增至5家
財聯社12月9日訊太平人壽也加入永續債發行大軍。12月8日晚,中國太平(0966.HK)發布公告,子公司太平人壽擬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0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并于近日收到相關監管機構批復,獲準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該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200億元。
截至目前,已有5家險企獲批永續債發行,累計獲批發行規模645億元。業內人士指出,永續債具有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可作為險企融資的重要工具。
太平人壽擬發行200億永續債“補血”
關于此次永續債發行,太平人壽表示,所募集資金將會用于補充核心二級資本,提高公司償付能力,為公司業務的良性發展創造條件,支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
據太平人壽2023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本季度末,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1.9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80.97%,分別較2023年二季度末下降了34.7個百分點和17.4個百分點。
對此,太平人壽解釋,影響償付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受折現率下行及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凈資產下降導致實際資本降低。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太平人壽的實際資本為1,376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381億元。
此次,報告顯示,太平人壽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均為AA級,并無變化。公司2023年三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則尚未公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太平人壽在報告中對下季度末的償付能力情況作出預測。數據證實,在不進行“補血”的情況下,太平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還存在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報告顯示,預計到今年四季度末,太平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進一步下降至150.0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則進一步下降至75.04%。
目前,太平人壽尚未披露200億元永續債的具體發行時間。中國太平披露公告顯示,該債券的發行利率將按照市場化的簿記建檔程序確定,每5年調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個付息日附太平人壽有條件贖回權。
永續債成“新寵”年內獲批險企增至5家
此外,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進入四季度以來,險企發債頻率明顯加快,其中永續債發行逐漸嶄露頭角,并有成為險企發債“新寵”的趨勢。
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數據顯示,年內至今共有20筆險企債券落地,其中11月和12月(截至12月9日)合計就有7筆。與過去月份不同的是,上述7筆債券中,僅有3筆為險企資本補充債,另外4筆皆為永續債,占比超過一半。
其中,泰康人壽首期發行50億元永續債已于11月10日上市,票面利率3.7%;太保人壽首期發行120億元永續債和人保健康首期25億元永續債分別于12月1日和7日上市,票面利率均3.5%;農銀人壽的20億元永續債將于12月12日上市。
記者查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發現,加上太平人壽,年內截至目前獲監管批復發行永續債的保險企業共有5家。其中,泰康人壽、太保壽險和太平人壽獲批發行永續債規模均為200億元,累計獲批永續債發行規模已達到645億元。
據了解,2022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險企永續債的發行要求、條款設置、信息披露和余額管理等做出規定,為險企發行永續債提供了制度依據。
為何今年險企永續債發行需求較強烈?據業內人士指出,自2022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償二代二期工程”)全面實施后,監管機構對險企核心資本認定趨嚴,險企償付能力出現大幅下滑,通過發行永續債補充核心資本的需求不斷增加。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4%,同比下降約26.8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6%,同比下降約22.1個百分點。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因為保險公司需要不斷補充資本金以滿足監管要求和業務需求,永續債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補充工具,具有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從而受到保險公司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