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外商獨資險企將誕生意大利忠利保險擬7.74億取中意財險51%股權造血能力不足難題如何解?
財聯社1月11日訊繼友邦人壽、安聯人壽、匯豐人壽之后,又一家外商獨資保險公司或將誕生。
1月11日,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消息,意大利保險巨頭忠利集團擬以99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74億元)的價格,收購中意財險51%股權。后續股權轉讓完成后,中意財險將從一家國資控股的中外合資保險機構變為純外資保險機構。但目前,這筆交易尚待監管部門批復同意。
忠利集團表示,此次收購是一項長期戰略投資,目的是在中國發展由集團完全擁有和控制的產險業務,擴大中國市場份額。而回溯中意財險過去16載發展歷程,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雖然背靠兩大實力股東,但中意財險成立16年來依舊不溫不火。從市場行為角度出發,如果僅僅是將中國石油系統的內部資產轉化為現實的保險資源,完全沒有必要通過組建合資財險公司,讓外資分享國有資本壟斷企業的保險資源,因為“傍大款”的模式會使外資獲得匪夷所思的超市場行為利益。
上述人士介紹,目前進入我國財產保險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大多選擇獨資方式,這些獨資經營的財產保險公司主要的服務對象是本國資本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外資財產保險公司不僅使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得到了和本國市場相同的保險服務,促進了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而且使中國保險公司從外資獨資保險公司的經營和服務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對于促進中國保險公司經營和服務的國際化具有重要幫助。
意大利忠利集團擬7.74億元取中意財險51%股權,持股比例將達100%
2023年11月,中油資本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中意財險51%股份,擬出清所持股權,轉讓底價為77377萬元。
彼時業內就有猜測,中方國資背景的股東一次性轉讓股權,不排除是在履行程序,接盤方或為外方股東。時隔不到兩月,中意財險51%股權的買家浮出水面。
1月10日,忠利集團在官網發布信息,已簽署協議以約99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74億元)的價格收購中意財險5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忠利保險將成為中意財險100%控股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忠利集團成立于1831年,業務遍布全球50個國家,2022年承保保費總額達815億歐元。
后續作為中意財險的單一股東,忠利集團將尋求擴大其在中國的分銷網絡,以中國雙碳投資為基礎,擴大綠色商業保險,并利用集團的全球、區域和本地專業知識來優化中意財險的分銷策略等。
忠利保險國際首席執行官JaimeAnchústegui表示:“此次收購完全符合我們的集團戰略,旨在加強我們在亞洲主要市場的足跡。成為中意財險的唯一所有者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產品、業務范圍和分銷網絡。”
忠利保險亞洲區總監RobLeonardi表示,按保費計算,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具有有吸引力的增長前景,我們可以從這個市場的各種機會中受益,并成為中國更多客戶的終身合作伙伴。”
中國石油16載布局后清倉離場,中意財險造血不足終成被棄的低效卒子
成立于2007年4月的中意財險,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意大利忠利集團合資組建,這也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成立的首家合資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
成立之初,中意財險中外方股東各持股50%。2009年,忠利集團將1%股權轉讓給當時的股東中石油集團,中外方股東的持股比例隨著調整為51:49。
2016年,中石油集團公司又將51%股權轉讓給中油資本。如今,隨著意大利忠利集團在華投資近一步擴大,在7.74億元收購中意財險51%股權,中油資本將不再持有中意財險的任何股權。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油資本離場,最核心難解的是中意財險的持續虧損。
財報數據顯示,2009-2011年、2016-2018年,中意財險均出現虧損,累計虧損達4.45億元,剩余8年則合計盈利僅為0.83億元,難以覆蓋虧損。如果算上今年前三季度盈利的0.2億元,從成立至今,中意財險累計凈虧損3.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石油旗下的金融業務管理平臺,中油資本手里并不只控股中意財險一家保險公司。
按業務分類來看,中油資本的保險業務一共來自3家公司,除了中意財險外,還有中意人壽和中石油的專屬保險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中石油專屬保險公司成立后,逐漸分流了中意財險的部分業務,這也間接加快了中油資本的離場步伐。從業務性質來看,目前中意財險與中石油專屬保險公司在責任險、信用保證保險等保險業務上高度重合。
回溯中意財險16載發展歷程,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中意財險成立之初,正是打算復制中意人壽的模式,來承接中國石油內部的資產承保業務。
據悉,早在2005年開創階段,中意人壽在中方股東的支持下承保了中國石油200億元團險大單,這也是彼時全球保險史上最大的單筆保單。當時消息一出,引來業界一片嘩然。
在上述人士看來,如果從市場行為的角度出發,中國石油參與組建合資財產保險公司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了將本系統的資產轉化為現實的保險資源,大可不必通過合資財產保險公司的形式,完全可以組建專業的自保公司,這也是后來中國石油另起爐灶,成立中石油專屬保險公司的原因所在。
因為,擁有上萬億資產、年利潤近千億和上百萬員工的中國石油是保險業最大的潛在客戶,如果中國石油將其員工的人身保險和資產的財產保險分別交給任何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承保,這兩家保險公司都能獲得可觀的業務收入。
在其看來,從市場行為的角度出發,完全沒有必要通過非市場行為讓外資分享國有資本壟斷企業的保險資源,因為“傍大款”的模式會使外資獲得匪夷所思的超市場行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