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更好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12月12日,北京同時啟動暴雪、寒潮、道路結冰預警。
“我們從知道要下雪開始,到現在一刻也沒敢休息,理賠隊伍全員在崗,全力做好客戶理賠服務。”預料到大雪將對出行造成不便,陽光財險北京市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暴雪天氣預案,統籌協調轄內查勘、救援、理賠資源。
為做好應急救援和保險理賠服務工作,北京保險行業強化理賠力量,重點加強一線查勘力量,同時,積極開展減災和救援工作。截至12月15日8時,轄內財險行業累計收到因暴雪寒潮天氣造成的保險報案5389件,初步估損金額4912.52萬元。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保險業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進一步顯現。今年前10個月,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4.52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0.13%;原保險賠付支出1.52萬億元,同比增長20.92%。
持續提升重大災害應對能力
面對“杜蘇芮”超強臺風、北方暴雪、甘肅積石山縣地震等重大災害,保險業發揮快速反應能力、專業理賠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方面,展現了保險的責任和擔當。
7月底8月初,我國20余天內相繼遭受“杜蘇芮”超強臺風、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松遼流域嚴重汛情等重大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災害發生后,金融監管總局迅速作出部署,連續發布《關于切實做好汛情災情應對和保險服務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大保險預賠付力度著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理賠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
“報案當天我就收到了理賠款。”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村民王大爺說。王大爺的汽車在洪水中嚴重受損,幾近報廢。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查勘情況,簡化理賠手續,及時進行了賠付。
“保險作為一個有效的金融工具、風險規避制度,是企業的‘盔甲’,保護企業的安全。”北京某大型圖書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該公司在河北涿州的庫房受汛情影響被淹,大量圖書、期刊被浸泡,只能做報廢處理。保險公司在接到初步查勘報告后,先行預付了1200萬元賠款。
為了提升理賠質效,保險公司創新方式方法,在農險中運用無人機等科技查勘手段、在車險中推行查勘定損互認機制、在企財險中實行“一企一策”服務措施,全行業統籌調度、齊心協力,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肯定。
持續提升保險保障覆蓋面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藍騎手”“黃騎手”的身影穿梭來往,“城市擺渡人”載著乘客、貨物在城市中流轉……新就業形態發展紅紅火火,但“小哥們”因工作性質無法納入傳統工傷保險制度,不得不冒著出事無人管、損失沒人賠的風險奔波于城市中。
為探索解決這一特定群體的社會保障難題,2022年7月,北京、上海、重慶等7個省市啟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美團、餓了么、閃送等7家平臺企業參與。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司長鄭玄波介紹,截至9月末,累計668萬人被納入保障范圍,3.2萬人次獲得職業傷害保障待遇4.9億元。
“職業傷害保障切實維護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的權益,特別是有效發揮了重大傷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這一制度也分散了平臺企業的經營風險,有助于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鄭玄波說。
記者在重慶采訪時了解到,中國人壽在今年年初中標了重慶市人社局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委托承辦項目,全面參與重慶下轄8個區縣試點。在重慶,參加試點的平臺企業按“每單”一定金額繳納職業傷害保障保費,貨運司機、外賣騎手等出險后,保障責任涵蓋約定的醫療、傷殘、死亡等,部分保障金額達百萬元。
“現在是試點階段,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中國人壽壽險重慶市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周軼表示,相信通過試點積累經驗數據后,保險業將更好地支持完善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
今年以來,保險業繼續擴大保險保障覆蓋面,將新市民群體、小微企業等購買力普遍較弱、風險承受能力普遍較低的群體納入保障范圍。
在山西,為了增強個體工商戶抵御風險能力,提振個體工商戶經營信心,今年9月,當地財政出資引入商業保險機制,開展個體工商戶“惠商保”項目。截至11月30日,“惠商保”累計賠付金額2798.86萬元,惠及商戶5120戶。
今年以來,如職業傷害保障、“惠商保”一樣,由政府部門主導或由政府相關部門直接采購的保險項目越來越多,保險已經成為政府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手段。
持續發展養老第三支柱
自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后,監管部門今年持續規范與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保險產品持續豐富,更好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8月,有網民在中國政府網“@國務院?我來說”欄目留言,反映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地區群眾購買的商業險未能并入個人養老金賬戶,導致目前每年多繳納1.2萬元養老保險,領取時還要多扣3%的稅,建議有關部門加快兩類養老保險銜接進度。
僅僅一個月后,9月初,金融監管總局就印發了《關于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銜接細節、啟動時間,快速推進兩類養老保險銜接。
個人養老金銀行保險行業信息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有107款。其中,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啟動銜接并入的產品有45款,極大豐富了個人養老金產品。
個人養老金另一類重要的保險產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也在今年“轉正”,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機構范圍進一步擴大。當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中有10款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