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凈利雙增經營穩中提質馬上消費披露2023年全年業績
4月19日,上交所發布了重慶百貨2023年年報,其中披露了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的全年業績數據。2023全年,馬上消費營業收入為157.95億元,同比增長15.69%;凈利潤19.82億元,同比增長10.85%,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長,業績穩健向上;截至期末,馬上消費總資產為712.80億元,顯示其經營質效進一步提升。
“2023年,國內消費市場穩中向好,我們在聚合人才、創新、科技方面持續發力,更好地服務用戶和金融生態合作伙伴,并由此拓展了普惠金融的更多消費場景,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表示,“作為中國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馬上消費將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實現營收的穩定增長,推動數字金融服務質效提升,以實際行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科技驅動獲認可“跑”出金融行業加速度
2023年,馬上消費持續加大云平臺、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發布全國首個金融領域大模型“天鏡”,通過構建核心技術體系,推動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助推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
日前,重慶市經信委公示2024年度市級獨角獸企業評選認定名單,7家企業被認定為“重慶市獨角獸企業”,馬上消費憑借過硬的科研實力、業務創新、經營規模、發展潛力等綜合實力評判因素當選。
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不斷激勵著這只“獨角獸”一次次踏上重新定義自己、定義行業的征程,特別是在有了“科技+人才”這一對翅膀的強力加持后,馬上消費“跑”出了金融行業的加速度。
成立近9年來,馬上消費堅持產品自研和長期技術積累。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數字金融機構,馬上消費發明專利申請總量躋身全國4000多家金融機構Top10,自主研發1000余套核心技術系統;發布全國首個金融大模型“天鏡”、參編IEEE全球首個金融風控大模型標準、申報工信部金融大模型“揭榜掛帥”項目、獲選重慶大模型聯盟理事長單位,還獲得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
自發布至今7個月來,金融大模型“天鏡”展示了出色的上下文理解和引導式對話能力。在企業知識庫的應用中,知識產出效率提升了150%,大幅度提高營銷物料的生產效率。在與重慶一家銀行的合作中,大模型驅動的智能營銷技術將人工成本降低80%以上,產能是傳統人工產能的6倍以上。
解決人才可得性技術人才占比居行業首位
公司生長于重慶,趙國慶建議,重慶搶抓數據要素發展的歷史機遇,培育龍頭企業,解決人才可得性等問題,充分激發優質金融企業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帶動效應,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引領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助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
馬上消費是重慶第一家正規持牌的消費金融機構,憑借創立之初科學決策的“自營+自研”為主的獨特商業模式,馬上消費內部迅速聚攏、培養了一批專業金融科技人才,解決了人才可得性問題,進而讓企業增強了對該領域人才的定義權、定價權。如今,馬上消費已有3200多名員工,其中超過70%為專業技術人才,占比居行業首位。
在內部培養人才的同時,馬上消費還積極引入外腦,注重產學研一體化建設,與中科院、南開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20個產學研聯合創新實驗室,實現“11121”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即建設1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1個重慶市技術創新中心。
堅持授人以漁創新模式履行社會責任
依靠“科技+人才”這對強有力的翅膀,馬上消費不斷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可以不斷探索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新模式、新路徑,授人以漁,反哺社會。
2023年,馬上消費持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運用人工智能、數據驅動、云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核心技術,通過提供全面無紙化服務,累計減少碳排放206.46萬噸,全面利用全流程數字化綠色金融服務;上線個人碳賬戶馬上綠洲3.0版本,加強個人碳賬戶運營管理,累計開通碳賬戶人數60.81萬人,平臺用戶累計減碳量超1300噸。
馬上消費始終堅持“授人以漁”的可持續發展理念。2023年,由馬上消費發起設立的重慶馬上科技發展基金會正式揭牌。基金會依托公司科技人才、科技平臺等多方優勢,落地實施了集數字化賦能、助力獲得信貸、品牌助農等功能于一體的“富慧養”智慧養殖項目——截至2023年年末,智慧養殖共同富裕平臺已賦能重慶當地10個區縣,助力綜合養殖成本下降15%左右,農戶增收20%以上。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截至2023年年末,馬上消費累計發放鄉村振興特惠券4442萬元,平臺商城累計消費助農產品成交額5996萬元;推出“逸驪job”崗位推介服務,累計上線超30萬個崗位,已幫助5000多人找到了新工作。
在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馬上消費的品牌信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活躍用戶數量穩步增長——截至目前,馬上消費累計注冊用戶已突破1.9億,合作金融機構超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