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股份行完成首批“白名單”項目審批
自年初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部署以來,各地和相關金融機構迅速建機制、提名單、抓落實。記者近日從多家股份制銀行了解到,各家銀行正全力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落地見效。其中,浙商銀行、光大銀行已完成首批“白名單”項目審批。
浙商銀行4月10日表示,該行已落地第一批次“白名單”(可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主辦項目30個,新發放融資超30億元、新批復授信超100億元。
據介紹,為更有效滿足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浙商銀行主動對接屬地住建和監管部門,在項目選擇上嚴格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5個基本條件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6項標準要求,聚焦項目是否處于在建施工狀態、是否有與融資額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是否制定貸款資金使用計劃和完工計劃等關鍵要素,為真正具有融資需求的項目提供金融精準支持,切實履行金融機構責任擔當。截至3月底,浙商銀行有29家分行獲取到主辦項目。
以廣州星河地產集團某項目為例,浙商銀行廣州(惠州)分行自協調機制推進以來,積極對接屬地住建部門和企業需求,截至今年3月底,廣州(惠州)分行合計收到第一批推送白名單項目3個,并作為首批簽約銀行代表與星河地產簽約。目前浙商銀行已為該項目提供開發貸支持3000萬元。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了這筆貸款的支持,將有效緩解項目施工壓力,進一步保障項目按期交付。為了保證審批效率,浙商銀行專門制定針對協調機制工作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條件,并開通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同時,派專人赴項目現場推動審批落地,嚴把風險底線。
光大銀行近日也宣布,已對作為主辦行的首批“白名單”項目全部完成審批,共審批通過53個項目,在全國37個城市實現貸款投放,合計授信超234億元。
據介紹,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建立以來,光大銀行組建由一把手掛帥的工作專班,制定盡職免責實施細則,建立審查審批綠色通道。對于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照一視同仁的原則,做到快審、快批、快貸,推動項目正常交付,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同時,光大銀行充分發揮工作專班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公私聯動,積極為“白名單”項目提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服務。截至目前,光大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服務已在37個項目中獲得準入資格,在25個項目中實現落地投放,在需求側助力房地產市場企穩向好。
其他股份制銀行也在紛紛加速推進機制落地,盡快形成實質性信貸投放。記者稍早前從興業銀行了解到,興業銀行精準支持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項目,在確保資金安全和項目可行基礎上高效審批。截至目前,該行對納入協調機制的項目授信金額達500億元,累計投放超250億元。
據悉,興業銀行太原分行3月末落地城市房地產協調機制的首個“白名單”項目,為企業投放項目貸款1億元。興業銀行太原分行建立客戶準入、項目評估和授信審批綠色通道,梳理細化任務措施,加強統籌跟蹤協調,加強資金封閉管理。同時,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制度保障,構建敢貸、愿貸、能貸和會貸的長效機制。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也于3月末完成授信批復1筆,金額20億元。針對北京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送的項目清單,興業銀行北京分行組織專班專人摸排跟蹤,并及時向監管總局和總行反饋項目情況。對于審批中的項目,相關人員對于各流程節點進行第一時間掌握并跟進,確保融資項目盡快落地。
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了解到,目前,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建立省級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分批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并推送給商業銀行。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單”項目中,有1979個項目共獲得銀行授信4690.3億元,1247個項目已獲得貸款發放155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