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規模排名跌出前10,這家千億金租去年利潤驟降超九成
記者孟俊蓮北京報道
隨著2023年報的披露,部分金融租賃公司(下稱“金租公司”)的業績也隨著母公司年報的披露而呈現在大眾面前。
4月17日,《》記者梳理數據時發現,從總資產規模來看,在15家超過千億元的金租公司中,2023年,有像國銀金租一年凈賺41.5億元的,也有像工銀金租凈利潤同比猛增132%的,但也有稅前利潤驟降超過九成的。
華融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融金租”)母公司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華融金租資產總額增長了近百億元,但稅前利潤從2022年時的16.171億元驟降至2023年的1.323億元,同比下降了91.8%。
財經評論員郭宇軒4月17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華融金租資產總額增長但利潤顯著下滑,或與整體宏觀經濟波動影響、適應趨嚴金租行業監管政策的戰略考量、新增資產回報率低及股權轉讓事宜引發市場負面反應等有關。
在閱讀華融金租控股股東2023年報時,本報記者注意到,該年報對于華融金租資產總額的描述出現了前后不一的數據“打架”現象,兩個數據相差超過12億元。
針對凈利潤驟降、股權轉讓進展、資產總額數據前后不一等情況,本報記者4月17日致電華融金租公布的聯系電話,但直至發稿時止,該公司并未回復。
稅前利潤驟降91.8%
華融金租此前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下稱“中國華融”)旗下子公司,后者因爆發危機已于2024年1月經批準更名。
相關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華融金租資產總額從2022年的1080.32億元,升到了1176.415億元,一年里增長了近百億元。但收入總額為58.505億元,較2022年末減少22.6%;稅前利潤為1.323億元,相較2022年稅前利潤的16.171億元,驟降了91.8%;平均資產回報率僅為0.1%,較上年下降了1%;平均股權回報率為0.8%,較2022年的6.5%下降了5.7個百分點。
不過,2023年,華融金租資產不良率有所下降,從2022年的2.1%下降到了1.9%;撥備覆蓋率也由2022年的167.9%提升到了231.3%,提升了73.4%。
同時,2023年,華融金租實現融資租賃收入和應收售后回租款利息收入49.203億元,較上年增加了0.7%。而且其應收融資租賃款和應收售后回租款較2022年末也增加了14.4%,合計達到1045.15億元。
從其行業布局來看,2023年,華融金租應收融資租賃款和應收售后回租款占比最大的行業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占比46.1%;其次為制造業,占比為14.7%;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比也達到9.1%。
綜合以上數據,郭宇軒認為,華融金租資產增長但利潤顯著下滑的原因或與整體宏觀經濟波動影響、適應趨嚴金租行業監管政策的戰略考量、新增資產回報率低及股權轉讓事宜引發市場負面反應等有關。
他分析,從宏觀經濟來看,華融金租的收入較大部分源于“水利、環境和公共管理業”,但這類業務受信貸政策收緊以及需求調整沖擊較大,由此造成收益率下滑。而金租行業近年來監管趨嚴,華融金租出于適應監管政策的戰略考量,加大了撥備覆蓋率,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利潤被留存作為風險儲備,不計入當期凈利潤,從而導致凈利潤金額的下滑。
此外,華融金租資產不良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也說明新增資產的質量可能不高,意味著在嚴控風險的同時也存在著削弱資產創收能力的問題,這從其平均資產回報率僅有0.1%可見一斑。“低資產風險并不意味著高資產質量,尋求資產風險與創收能力間的平衡,對于未來的華融金租尤為重要。”郭宇軒強調說。
郭宇軒進一步分析表示,中國華融遭遇危機后面臨諸多調整,特別是華融金租被列入待轉讓名單,對公司的日常經營決策和市場信心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其盈利空間也遭到壓縮。
中小微融資租賃服務中心、金融租賃網CEO龍駒寨也認為,受監管政策要求,2023年整個租賃行業在城投業務的規模下降很快,城投業務占比仍大的租賃公司利潤受到影響在意料之中。
但意外的是,本報記者在閱讀2023年報時發現了兩處數據紕漏,一處是第32頁關于華融金租2023年的資產總額數據為“116,429.7百萬元”,但第53頁給出的數據卻是“117,641.5百萬元”,前后相差了逾12億元。
不僅如此,本報記者在查閱2022年報時也發現,對于2022年華融金租資產總額的數據也有出入,在2022年報中該數據為1078.996億元,但2023年報給出的數據卻是1080.32億元。本報記者注意到,華融金租母公司2022年報和2023年報所聘用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和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分別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及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兩年分別付出了5120萬元和4600萬元的審計費用。
資產規模排名跌出前10
華融金租是中國首批成立的金融租賃公司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86年成立的浙江省租賃有限公司,可以說是與中國融資租賃市場共同成長起來的探路者(300005),也是中國融資租賃歷史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歷史上,華融金租資產規模是較早突破千億元的金融租賃公司。2016年6月,其總資產首次突破1000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14.71億元,ROE、ROA分別為15.44%、1.75%。
2017年,其資產總額達到1320.148億元,凈資產達142.397億元,平均股權回報率為12.8%,在中國66家金融租賃公司中分別位列第7位、第5位、第12位。
2018年,其資產總額較上一年回落至1244.584億元,但凈資產提升至148.6億元,平均股權回報率11.2%,分別位列中國前10大金融租賃公司的第8位、第6位、第5位,當年凈利潤達到16.317億元。
2022年,華融金租資產總額下滑至1082.32億元創出近年來的低點,但2023年其資產總額再次攀升至1176.415億元,但已跌出了金融租賃資產規模前10的行列。
本報記者注意到,自2019年起,華融金租不再被披露凈利潤,而改為披露稅前利潤。2019年,其稅前利潤為22.796億元,2020年-2022年,該數據分別為20.465億元、19.739億元、16.171億元,從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其稅前利潤逐年下滑,但下滑速度較緩,直至2023年其稅前利潤僅有1.323億元而出現斷崖式下跌。
不僅業績大不如前,華融金租的股東們也紛紛退出,在多個產權交易所平臺掛牌轉讓股權。
今年2月21日,華融金租第三大股東浙江省能源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浙能財務公司”)所持有的2.6996%股權(339,172,234股)在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上掛牌轉讓,底價為5.23億元,披露期為2月21日—3月5日,為清倉式轉讓。
根據該掛牌信息,華融金租共有13位股東,其中前5大股東分別為中國華融(已更名)持股79.9207%,紹興市柯橋區天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2598%,浙能財務公司持股2.6996%,正大興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6405%,中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船財務”)持股2.1597%,而寧波禾元控股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浙江錦億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威陵集團有限公司及另個3位股東則總計持有4.394%的股份。
選擇轉讓股權方式退出的股東還有中船財務。早在2023年9月,中船財務便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所持華融金租的這筆2.1597%股權,掛牌價格為4.65億元,掛牌日期為9月12日—10月13日。但今年1月12日,這筆股權又出現在了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轉讓底價下調至4.185億元。
而據相關媒體梳理的數據,目前,包括中船財務在內,華融金租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八大股東,已于今年1月完成了退出。
未來,華融金租的控股權何時完成轉讓以及誰將接手,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