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發起AI戰爭尋找下一個TikTok
現如今在字節跳動,已近乎隱退的張一鳴,只重點關注兩件事:其一,是風暴中的TikTok;其二,就是字節跳動正在全力追趕的AI戰略業務。
提及字節的AI戰略遠望,多個接近字節的人士均認為,以Flow部門出品最為“正統”,“雖然很多子業務都在做相關的事情,比如飛書,但管理層層面還是認為AGI之戰還是以Flow為主”。
一位來自豆包的產品人士對科技表示,2024年Q1,字節的AI業務(主要指Flow部門)一直保持著高強度作業,“基本上都是單休,但有幾個產品的數據表現還不錯,特別是豆包,內部士氣正旺”。
據科技了解,目前字節Flow部門旗下核心產品主要有AI對話助手豆包(海外版為Cici)、對標GPTs的AIbot開發平臺扣子(海外版為Coze),以及面向二次元群體的話爐。其中,2024年2-3月份,豆包的DAU一度超過百度文心一言成為市場第一,此后月之暗面對Kimi采用投流策略后,與其不相上下。目前豆包/Cici的全球總DAU在300萬左右,已經是當前字節跳動旗下AI相關產品Top1的存在。
而排在其后的Coze,現階段DAU已達百萬級別,還沒有進行商業化,未來不排除通過API調用的方式收費。
對于字節來說,無論軟硬件產品,在眾多的垂直產業中,都有此前的賽道頭部在與其進行競爭,而字節積累最深就是有全球最大量的短視頻內容數據、以及行業理解。在業內人士看來,字節跳動在AI方面,最有可能成功的機會仍舊在短視頻方向上。
底層基建、連接層與應用層,字節全都要
在2024年1月召開的字節跳動年度全員會上,字節跳動CEO梁汝波曾經提到,公司直到2023年才開始討論GPT,而業內做得比較好的大模型創業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創立。
2023年2月,字節在大模型上部署了代號為“seed”的團隊,專注于模型層,由朱文佳帶隊,其此前歷任今日頭條CEO以及TikTok產品技術負責人,在來字節之前,朱文佳在百度任職。
2023年底,字節正式組建Flow部門,專注于AI大模型的應用研發。字節產品與戰略副總裁朱駿和字節技術副總裁洪定坤,分別擔任部門的產品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2024年3月,飛書產品副總裁齊俊元也調至Flow部門,主要負責豆包的PC端業務。
另有消息稱,2024年4月,字節提拔了AI部門的負責人,現由朱文佳整體負責字節AI業務,向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匯報。
雖然在外界看來,字節以產品能力見長,但這一輪AGI競賽,字節對基建層同樣勢在必得。
英偉達作為AI芯片廠商提供硬件基礎設施,市值從2022年的3000億美元上下突破到2024年的2萬億美元,憑借高性能打造的近乎壟斷壁壘,一度讓“所有AI企業都在為英偉達打工”。
而通用大模型作為軟基礎設施,同樣意味著高集中度,“可能會像操作系統一樣未來只跑出來1-2家”,是行業相對一致的“共識”。
海外OpenAI一路領跑的現象也提供了充分論據,大模型自然淪為國內大廠的必爭之地,還有融資實力強的創業公司參與其中,代表有智譜AI、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萬物,以及最近推出Kimi的月之暗面,已被業內稱為“大模型五虎”,而目前幾家大廠中,阿里、騰訊、美團均有出手,只有字節,未對上述任何一家大模型創業公司進行投資。
字節自研發的“云雀大模型”,其內部曾預期在2024年達到GPT4.0水平。而據業內人士向科技透露,“當前至少已經在3.6-3.7的程度”。
而在連接層,字節的戰略思路已基本清晰。
所謂連接層,其主要任務是向下串聯算力、大模型,向上串聯應用,在之間做性能優化匹配,例如向量數據庫、面向開發者的工具等都在這一中間層內。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站在大廠的戰略角度,為了鞏固底層的大模型和云業務基座,連接層的產品要么自研、要么并購。”
面向開發者,字節已于今年2月上線了全球化產品Coze,國內版本名為“扣子”。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無論是否有編程基礎,都可以在扣子平臺上快速搭建基于AI模型的各類問答Bot。值得強調的是,扣子屬于中間層的開放平臺,底層不局限于字節的云雀大模型,目前已接入的還有阿里的通義千問和月之暗面等。
該產品思路對標創業公司Dify.AI,Dify兼容Langchain,集成了多樣化底層模型供應商,包括OpenAI、AzureOpenAIService、Llama2、MiniMax、訊飛星火大模型、百度文心大模型等,目標是讓開發者(甚至非開發者)快速基于大模型創建應用,分為開源免費和商業化付費版本。
據科技了解,Dify背后除了財務投資方華創資本,最近一輪還有阿里參與,對大廠來說,開發者生態就是“蓄水池”,想要讓底層穩固則生態必要繁榮。
而Coze現階段DAU已達百萬級別,還沒有進行商業化,未來不排除通過API調用的方式收費。此外,有業內專家還向科技表示,兩者相較,“Coze的產品化能力更強”,并且有向硬件端延伸的趨勢,正在積極對接手機廠商合作希望可以OEM其中。
另據前述業內專家表示,“但手機廠商的態度更多是自研平臺,有點類似當年豌豆莢和手機廠商的關系,最終豌豆莢也因為沒有歸屬方而隕落”。
不設邊界,字節想造AI應用工廠
雖然前兩層仍有爭議,但基本明牌,而應用層是現階段表現最為迷霧的一層。第一,AI的提效是否可以創造新應用?誕生新的百度或者字節?第二,機會在新玩家還是老玩家+AI?
根據相關投資人士總結,在ToB領域,當下仍以“SaaS+AI”為主,AI作為各個單點提效的工具,企業間最終比拼的是對業務流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行業knowhow(技術訣竅)”。
金沙江合伙人朱嘯虎此前在公開場合表示:“短期內肯定做toB,起來快。iPhone、大哥大、電腦出來的時候,都是toB先用。馬上能提高生產力、見到效果,企業愿意花錢。”企服就是剩者為王,依靠AIGC迅速達到不燒錢的爆發增長是唯一出路。“至于大模型到底在什么點讓toC應用爆發,不知道”。
在不少投資行業人士看來,當前在ToC領域,不管是財投還是戰投都處于盲注階段。
字節一向是創新激進選手,2023年6月初,字節就在內測代號為Grace的AI對話項目,8月17日,Grace更名為豆包。而海外版Cici也在同年8月份上線36個國家和地區,并在11月拿下GooglePlay阿根廷和秘魯的總榜第一。
據科技了解,2024年2-3月份,豆包的DAU一度超過百度文心一言成為市場第一,后期月之暗面采用投流策略后不相上下。目前豆包/Cici的全球總DAU在300萬左右。
此外,字節Flow部門還在二次元方向推出AI角色交流工具“話爐”,對標的是MiniMax的“星野”產品——用戶可以在星野根據自定義的外表、性格、語音,創立獨特AI形象并收集卡牌。據悉,星野全球數據表現亮眼,尤其是海外長期霸榜,月活已突破千萬級別。
在教育方向上,字節推出了Gauthmath,定位AI解題方向,最初對標猿輔導的數學學科產品,后延伸AP課程(AdvancedPlacement,美國大學先修課程)。據科技了解,該產品商業化進程較好,目前DAU近600萬。
據悉,Gauthmath由大力教育團隊打造,最初是用教育小模型在測試,現已經接入大模型擴展。
據不完全統計,字節還在代碼生成方向推出CodeGen,對標Replite做AI代碼生成。而短視頻的賦能體現在剪映的“圖片生成”功能。與此同時,字節還在發力搜索引擎賽道,據科技了解,目前字節已解決了牌照資質問題,從過往的“域內搜索”正在延展到“全域搜索”。
前述來自豆包的人士稱,目前上述多個產品均處于高速迭代階段,“我個人認為,尤其是Flow,可以說是整個字節內部強度最大的部門”,其也表示,由于Flow部門十分缺人,字節已多次開放活水機會,為該部門向集團招納精兵強將。
或許AI2.0顛覆的不是互聯網,而是下一代計算機
“倒金字塔”是行業常用的格局劃分,當前,在AI行業,業內將AI2.0的生態格局自下而上分為模型層、鏈接層、應用層的“倒金字塔”形。正如前述邏輯所言,字節在這一倒金字塔形中已經全面布局。
但也有一派徹底顛覆的觀點,認為“互聯網本質解決的是連接問題,而AI2.0提升的是交互體驗,所以會誕生下一代計算機”——在大模型側,會出現一個物種類似于windows95操作系統,尤其是在邏輯推理和任務執行上發生關鍵突破;在硬件側,模型訓練和推理算力要求能下放到消費級顯卡上。
在這個邏輯下,AI必須要依托底層硬件來進行革命,也就是說,最終被顛覆的可能會是微軟。
但即便是在這一方向上,字節也已經悄悄放出子彈。
在36氪媒體業務于2019年上市后,創始人劉成城秘密二次創業,押注于ToB企業級賽道,定位國產操作系統,該賽道內有競爭對手技德(Jide)科技。但之后劉成城就將該企業出售給了字節,并有部分創始團隊進入字節內部進行秘密項目研發,而字節目前在探索的“AI+硬件”方向就是由該團隊進行操盤。
同時,字節還投資了骨傳導耳機oladance,也成為“AI+硬件”戰略的入口硬件之一。據悉,oladance于2023年獲黑蟻資本、藍馳創投領投,蜂巧資本跟投的千萬級美元天使輪融資。在字節投資后,藍馳等部分老股東做了減持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