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萬家4月再關閉兩間超市,轉型高端化能否破局
傳統商超們正在經歷一場變革。
華潤萬家位于廣州市增城區的掛綠廣場店和萬達店于4月結束營業。據賣場公布的告顧客書,掛綠廣場店已關閉線上線下(300959)業務,而萬達店則計劃在4月30日停止服務。據了解,華潤萬家超市近幾年閉店消息不斷,先后撤出山東、北京等區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關閉旗下8家門店。
CCFA發布的中國超市top100數據顯示,華潤萬家門店數量正逐年減少,2020年門店數量為3261家,2021年為3245家,2022年縮減至3130家。銷售額也從2020年的878億元下滑至2022年的692億元。
與此同時,華潤萬家也在布局新業態。去年開始,華潤萬家對全國八城九店進行升級,將原本的華潤萬家超市轉變為blt精品超市。
種種跡象表明,華潤萬家正嘗試高端升級路線。
持續探索新業態
華潤萬家的歷史要追溯到1984年,那一年華潤萬家在香港開設首家超市;1992年,華潤萬家開始挖掘內地市場,在深圳開出第一家連鎖超市;從2002年開始,華潤萬家開啟了并購之路,接連收購數家商超擴大規模。
2002年,華潤萬家收購了萬佳百貨,此后幾年接連收購了天津世界超市、西安愛家超市、江西洪客隆超市、廣州宏城超市,2014年,華潤萬家與英國超市巨頭樂購(Tesco)組建合資公司。乘著大賣場高速發展的東風,華潤萬家的版圖不斷擴大,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超市一哥”。
近年來,新零售業態給超市帶來了顛覆,線上電商、社區生鮮等新渠道涌現,美團、盒馬等頭部玩家入局,擠壓了傳統商超的生存空間。“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遠去。
中親農有限公司總裁支培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華潤萬家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宣布了一系列門店關閉的決定,這一舉措反映了零售行業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戰略重組。面對消費者購物模式的演變、電子商務的沖擊以及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華潤萬家不得不進行業務結構的優化和市場定位的調整。
面對市場變化,華潤萬家并沒有坐以待斃。可以觀察到,華潤萬家一直在持續探索新業態。2004年,旗下首家高端精品超市Olé在深圳開業,2020年,創新型高端超市萬家CITY面世,此外,華潤萬家旗下還有萬家MART、萬家LIFE等多個品牌,分別對應大賣場、便利超市、區域購物中心等不同業態。
傳統大賣場的難題
華潤萬家的變革之路,其實也是傳統大賣場轉型的縮影。
沃爾瑪在1月宣布全國首批8城29家大賣場門店完成升級,店內隨處可見醒目的9.9元特價標簽。并且開通直播,進行線上促銷;在去年8月發布首批調優門店進展后,永輝超市(601933)表示將在全國范圍的門店中增設“正品折扣店”,并同步在線上APP、小程序增設折扣專區;大潤發著力拓展小型門店,同時探索高端倉儲會員店的戰略布局。
東華大學客座教授、全球商品戰略高級顧問總監潘俊對《》記者指出,華潤萬家近年來探索的新業態,如旗下Olé精品超市、萬家CITY、萬家MART等。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新業態的創新嘗試為華潤萬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有助于解決零售市場中的一些痛點問題。例如,Olé精品超市定位高端市場,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萬家CITY和萬家MART則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商品選擇和更加便利的購物體驗。
同時他也指出,華潤萬家的高端化升級策略也存在一些隱憂。首先,高端化策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對于華潤萬家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其次,高端化策略可能帶來消費者流失的問題,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此外,高端化策略也可能會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產生影響,需要企業做好相應的平衡和調整。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對《》記者表示,華潤萬家的高端化升級策略確實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也存在一些隱憂。首先,高端化升級意味著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可能相對較高,這可能會限制一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其次,高端化升級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包括店鋪裝修、商品采購、人員培訓等,這無疑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最后,高端化市場本身就存在激烈的競爭,如果華潤萬家無法持續提供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可能會面臨市場份額下滑的風險。
“傳統大賣場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首先,傳統大賣場可以通過優化商品結構、提升服務質量、改善購物環境等方式,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其次,傳統大賣場可以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利用線上渠道擴大銷售范圍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傳統大賣場還可以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如線上線下融合、社區團購等,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苯硎?。
在支培元看來,傳統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間正受到壓縮,迫切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和模式創新。在數字化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傳統超市需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構建無縫對接的全渠道零售體系,以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和運營效率。同時,通過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傳統超市可以在價格敏感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