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資金跑步進場兩天倉位就打滿!多家險資大手筆配置
隨著市場回暖,基金建倉開始加速,也帶來了增量資金的持續入市。
截至3月7日晚間,備受市場關注的首批中證A50ETF全部成立,10只產品共募集規模約165億元,其中摩根、平安、華泰柏瑞、大成四家旗下產品頂額20億成立,吹響了權益基金發行回暖的號角。
與此同時,部分產品的建倉情況也隨之披露。從平安、摩根兩家公司的中證A50ETF上市交易書來看,兩只ETF均迅速完成了建倉,僅用一兩天時間便把股票倉位提到了90%以上。
兩只中證A50ETF高效建倉
3月7日,摩根中證A50指數ETF發布上市交易公告書。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顯示,該基金成立于3月5日,成立當天該基金便開始建倉,截至3月5日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已經達到90.94%,一天時間便把倉位打到九成。
同樣的現象也在平安中證A50指數ETF體現出來,其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該基金成立于3月4日,而截至3月5日,該基金所持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已經達到了96.05%,僅用兩天便將倉位基本打滿。
新基金一般有三個月的建倉期,雖然ETF大多會在上市交易前就基本完成建倉,但像上述兩只產品這樣僅用一兩天就把倉位提到90%以上的仍然十分少見。特別是相比2月份成立的一批ETF,上述兩只產品的建倉速度有了明顯加快,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經理看好后市、積極入場的信心。
例如,成立于2月7日的華夏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截至2月26日的股票倉位僅有2.93%;成立于2月8日的博時港股通互聯網ETF,截至2月20日的股票倉位僅有1%;成立于2月8日的易方達中證汽車零部件主題ETF,截至2月19日的股票倉位僅有10.92%。
摩根中證A50ETF基金經理韓秀一表示,A股核心資產的估值或已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未來更多資金有望通過寬基ETF流入市場,而中證A50指數在增強A股核心資產定價能力的同時,有望成為境內外資金配置A股核心資產的又一重要標的。
在平安中證A50指數ETF的基金經理錢晶看來,一方面,隨著2024年國內經濟周期見底企穩,A股大盤風格龍頭資產盈利優勢有望凸顯,且大盤類指數目前已經位于相對低位,龍頭白馬股的潛力將逐步釋放。另一方面,從近期“國家隊”的增持、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來看,市場信心正不斷增強,投資者可通過布局A股核心資產把握2024年新一輪的盈利和估值雙提升機遇。
上述兩只ETF均將在3月12日上市交易,從基金凈值來看,平安中證A50指數ETF已經在3月5日發生了凈值波動,當天上漲0.45%。
多家險資大手筆配置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風險偏好向來較低的險資也在近期加大了對權益市場的布局,借道ETF大手筆入市。
以平安中證A50指數ETF為例,根據上市交易公告書,截至3月5日,該基金的機構持有份額為7.17億份,占比在35.86%,前十大持有人中險資占了半壁江山,合計持有份額占基金總份額的29.16%。
具體來看這些險資背景的機構持有人,可以發現幾乎都是“平安系”,例如排在第一的就是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認購了4.18億份,持有份額占比達到基金總份額的20.91%,此外,平安財險專戶認購了1億份,平安人壽分紅險以及平安健康險分別申購了3000萬份和2500萬份,平安基金中韓人壽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也認購了1000多萬份,位于第六大持有人,可見整個平安集團對這只產品的重視。
摩根中證A50ETF也獲得了眾多險資的認購,該基金機構占比22.23%,前十大持有人中有4家險資。
其中,該基金第一大持有人是太平洋人壽的分紅險,申購份額為790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3.97%;國華人壽分紅險和太平安人壽萬能險分別買入了4390萬份以及1756萬份;此外,中國人壽再保險也買入了約1405萬份。
作為重要的長線資金,規模大、換手低、追求絕對收益的險資一直是市場的重要風向標之一。近期,關于險資入市的消息紛沓而來,國壽和新華保險出資500億成立私募證券基金鴻鵠志遠便一度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此次多家險資對A50ETF的布局,同樣意味著險資已經在近期明顯加大了對權益市場的配置。
華寶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保險機構資金具有中長期資金屬性,選擇ETF作為投資配置,說明ETF持倉透明、風格穩定的特點在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上有優勢。
股票型ETF年內增長超3500億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隨著各路資金繼續流入權益市場,股票ETF的份額和規模均有了可觀的增長。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3月8日,股票型ETF的最新份額為15012.01億份,相比年初的13710億份增長了1302.01億份,增幅約10%;股票型ETF的最新規模為18098.44億元,相比年初的14544.25億元增長了3554.19億元,增幅近25%。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8日,全市場最大的股票型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最新資產凈值已經達到1946.19億元,逼近2000億元大關,有望成為首只2000億規模的股票ETF,此外還有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嘉實滬深300ETF三只股票型ETF的規模達到千億以上。
華寶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海外成熟市場看,境內權益ETF的發展仍至少有3倍以上市場空間。貝萊德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底,ETF仍然只占全球金融市場中的一小部分,美國市場權益ETF占權益資產的比例為13%,歐洲市場這一比例為8.8%,而亞太市場(包含日本、中國等)這一比例為4.6%,具體來看,我國內地市場的這一數據,截至2023年底,A股市場市值77.3萬億元來算,權益ETF占權益資產比例為2.2%,距離美歐成熟資本市場中權益ETF占比仍至少有3倍以上市場空間。
相關報道
首批中證A50ETF成立約165億增量資金來了!險資開啟“買買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