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可以不洗臉嗎答案出乎意料
天氣越來越冷了,想必有人會有不想洗臉的沖動。然而,天冷了是不是真的可以少洗臉或不洗臉呢?
為什么天冷不想洗臉?
天氣冷了,人活動的欲望很容易下降,也就是容易變懶。洗臉流程繁瑣,要穿衣穿鞋、走向衛生間、打開水龍頭、搓臉、然后再晾好毛巾、回到被窩……
光是腦子這樣一琢磨,這臉就不想再洗了。當然,在寒冷的天氣里,人們不愿意洗臉,還有一個原因是洗臉可能會給皮膚帶來不適感,尤其是接觸到涼涼的盆子、毛巾和洗臉水時。
甚至,有人認為冬季皮膚分泌的油脂較少,出汗也不多,因此覺得沒有必要經常洗臉。
實際情況未必如此,皮膚遠沒有看到的那么干凈,表面有很多的污垢。
一部分是生理性污垢,這是由人體產生、分泌或排泄的代謝產物,除了皮脂和汗水外,還有老化脫落的細胞、黏膜的排泄物。
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污垢,比如某些皮膚病(皮炎、濕疹、痘痘等)引起的鱗屑、膿液、痂等。
最后,不容忽視的還有多種外源性污垢,包括微生物、環境污物、各類化妝品和外用藥物的殘留。
這些污垢會影響毛孔通暢,妨礙皮膚和黏膜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皮膚美容事業發展工作委員會制訂的《中國皮膚清潔指南》指出,以顆粒狀物沉積在皮膚表面的塵土、金屬或非金屬的氧化物,通過清水洗臉就可以除掉。
但是,皮膚的油脂、膿液或污垢中的某些分子則以靜電引力或分子間的化學結合力與皮膚緊密結合,需要使用潔面產品才能更好地去除。
由此可見,雖然主觀上不想洗臉,但我們需要洗臉,以保持皮膚清潔。
天冷不洗臉會怎么樣
不洗臉,或者洗臉不頻繁,倒不一定有明顯的壞處,但卻有實實在在的風險。
從社交層面來說,不洗臉容易表現得油膩、不衛生,給人的印象不會太好。
從健康層面來說,風險更多。譬如,皮膚上會積累上面提到的多種污垢,可能堵塞毛孔,顯得毛孔更大,或者引發毛囊炎等其他皮膚問題。特別是油性皮膚的人,不及時清潔的話,會比較容易冒痘。
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真有學者做過研究。拿痘痘(學名叫做痤瘡)為例,學者發現,沒有太多公開的證據證實一個常識——每天洗2次臉,盡管大家普遍認為清潔皮膚能改善面部狀況。
為此,他們招募了一群長痘的男性,設計了一項研究。首先,這群男性會統一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每天洗2次臉,持續2周。2周后,他們會被隨機分為3組,洗臉次數分別是每天1次、2次和4次,為期6周。
6周后,再評估他們長痘的情況。結果顯示,在每天洗臉2次的男性,長閉口(粉刺)的情況明顯有改善,而每天只洗臉1次的男性,痘痘病情有所加重,表現為泛紅、痘痘和總的紅痘數量都有明顯增加。
基于此,他們認為,無論是在功效方面還是便利性方面,都更推薦每天用溫和的潔面產品洗臉2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風險,是得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會相對更高。
拿最常見、最多變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為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呼出的不同大小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被附近的接觸者吸入或沉積在人和表面上。
接觸受污染的表面,然后進行手-面部轉移,則是一種潛在的感染途徑。
更有研究數據顯示,我們人類每小時非自愿觸摸面部能高達20多次,由此可見,如果能夠注意面部(也包括手部)的清潔,感染的風險肯定會小很多。
怎樣才是好好洗臉?
相信看到這里,大家也知道了,洗臉是保持皮膚健康的重要步驟,懶得洗臉,是會有代價的。即便在寒冷的天氣里,正確、適度地洗臉有助于維持皮膚的水油平衡,減輕外界環境對皮膚的不利影響。
那么,要怎樣才能好好洗臉?《中國皮膚清潔指南》里面提供了不少指導:
洗臉的頻率:推薦早晚各洗1次,這個建議和上面的研究結論吻合。
洗臉的水溫:可以隨季節而變化,沒有嚴格規定,不過不主張用太冷或者太熱的水。
潔面產品:日常情況下,提倡清水潔面,一般這就夠了。如果工作和生活環境較差,有使用防曬霜、粉底、油類化妝品等特殊情況,則可能需要使用潔面產品。
潔面產品的使用:以洗面奶為例,這是最常用的類別,每次用黃豆至蠶豆大小的體積即可,相當于1g到2g的量,重點使用區域是面部的T區,用手指輕輕畫圈涂抹后,然后再用清水打濕后的毛巾擦洗。
這里再提幾個注意事項:
一個是,洗臉時注意動作輕柔,別過度揉搓面部,以免損傷皮膚。
再一個是,潔面產品盡量避免使用堿性的產品,比如香皂,長期用容易損傷皮膚屏障功能。
最后,要選擇干凈的毛巾,定期更換,專人專用,用完后清洗干凈并及時晾干,以免毛巾上的細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