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詐騙群里的“氣氛組”
完成任務即可領取紅包,群內多人紛紛曬出返利,你會心動嗎?當心,這些人可能全是“群演”!近日,經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吳某因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
“我沒有直接詐騙,我只是中間的一個環節,給騙子當‘托兒’……”2023年6月,吳某坐在了審訊室里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很難想象,這個聲音輕柔的小姑娘參與實施了詐騙犯罪活動。
2023年2月,吳某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則招募兼職的廣告,得知只要用手機發發消息就能賺錢,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答應了對方。
“大家要干的活很簡單,就是復制我發的文本內容并轉發到大群里,我發的截圖也可以適當轉發,發得多就賺得多……”吳某被拉進一個微信群——“培訓群”,在群內得知了具體的工作內容。
在“培訓群”簡單學習“工作技巧”后,吳某和一群“同事”被拉進了一個名為“傳媒任務群”的大群。收到“培訓群”發出的指令,吳某和“同事”將“投資賺錢了”“真的能提現”等話術和截圖轉發到“傳媒任務群”,開始在群內就虛構的任務返利項目展開熱烈討論。
發送的截圖是虛構的,討論的項目是虛構的,所謂的提現賺錢也是轉發的話術。兼職沒多久,吳某意識到“傳媒任務群”其實是以做任務返利為噱頭的詐騙群,而她和“同事”則是用以獲取被害人信任的“氣氛組”。
“我又沒有直接詐騙,就是轉發文字和截圖,做都做了,接著做下去應該不會有事的……”抱著僥幸心理,吳某繼續在詐騙群里賣力吆喝。為賺取更多收益,吳某還注冊了數個微信小號,她也因此獲利2000余元。
吳某在當“群演”賺錢的同時,被害人張阿姨成了這場表演的“觀眾”。2023年2月,被拉進“傳媒任務群”的張阿姨看見群內不停有人曬出做任務收到返利的截圖,有點動心,開始毫無防備地不斷投入資金。
在投入3萬余元后,張阿姨想提現賬戶積分卻發現賬戶被凍結了,而對方聲稱需要支付更多的錢款用以解凍賬戶,冷靜下來的張阿姨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詐騙,遂報了警。2023年6月,警方順藤摸瓜將多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吳某就是其中之一。
2023年10月,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吳某提起公訴。檢察機關認為,吳某為非法牟利,明知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行為仍提供幫助,數額巨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法院經審理,采納檢察機關的指控意見和量刑建議,作出上述判決。(徐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