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OpenAI,馬斯克急了
馬斯克一紙訴狀,把OpenAI和CEO山姆.奧特曼告上法庭,科技圈又炸開了鍋。從2015年聯合創立OpenAI到如今對簿公堂,46頁的上訴書將矛盾聚焦在了“非營利性”和“開源”兩個詞上。馬斯克認為OpenAI視營利高于一切,還搬出了當年OpenAI的成立協議,聲稱OpenAI違反協議,要求奧特曼還錢。而馬斯克一旦勝訴,對于OpenAI來說,無疑是一次“滅頂之災”。
如果失去了營利,OpenAI將在行業中寸步難行。
違背初衷
2月29日,馬斯克一紙長達46頁、1.4萬字的訴狀,將OpenAI、奧特曼以及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告上法庭。根據這份文件,馬斯克指控OpenAI背離非營利、致力于公共的開源人工通用智能(AGI)的使命,轉而和微軟建立了獨家合作關系,并將GPT-4秘密化,成為微軟謀求商業利益的幫兇。
馬斯克還公開了一封重量級的“秘密郵件”,大致內容是曾和奧特曼、布羅克曼達成協議:OpenAI是為了全人類利益,安全性應該是首要考慮。在OpenAI的非股份公司注冊證書里,同樣白紙黑字寫著“公司是一家非營利性組織”“任何凈收入或凈資產都不得歸董事、高級成員或職員所有”“公司不得擁有任何股本”等等。
馬斯克在訴訟文件中聲稱,他與奧特曼及布羅克曼共同創立OpenAI時,是基于對AI技術潛在風險的共同關注,并承諾確保AI技術的發展能夠惠及全人類。然而,隨著OpenAI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日益鞏固,尤其是在開發出被認為可能是早期AGI的GPT-4模型后,公司的方向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馬斯克認為,這種轉變是對OpenAI非營利性質的公然背叛,違背了其創立的初衷。
馬斯克的訴訟要求法院強制OpenAI回歸開源,并阻止公司及其創始人以及微軟等背后支持者從中獲利。馬斯克的律師指控OpenAI違反合同、違反受托責任和不公平競爭,并請求法院采取措施。
目前,馬斯克、OpenAI和微軟均未對此事做出回應,馬斯克甚至沒有在X上就此事發推。
不過奧特曼倒是發了一條推文,回復2019年與馬斯克的一次推特互動,似乎在暗諷馬斯克為了利益“背后捅刀”。
一些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起訴訟或將是OpenAI“宮斗”之后,奧特曼面臨的最大的威脅。美國知名財經媒體CNBC對此評論:“當年馬斯克和奧特曼坐下來簽署的合同的神圣性受到侵犯,是這起訴訟的本質。”
恩怨始末
對奧特曼的訴訟,可以說是馬斯克與奧特曼之間恩怨情仇的新篇章。這距離他們2015年在加州葡萄酒鄉的一個生日派對上相識,已經過去了近十年。當時馬斯克和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發生了一場激烈爭論,馬斯克認為人工智能不應該被掌握在少數大公司手里,AI應該是Open的,確保能夠造福全人類的。
幾周后,馬斯克和當時正運營一家科技孵化器的奧特曼,以及幾名研究員共進晚餐。在馬斯克和幾位硅谷大佬籌資的10億美元的支持下,它將直接對抗佩奇支持的人工智能DeepMind,打破大公司壟斷,最終目標是讓AI造福全人類。馬斯克還為這家“非營利性組織”取了個名字——OpenAINonprofit。
為了“造福全人類”這一美好的愿景,馬斯克在OpenAI成立的最初幾年可謂十分“走心”。不僅貢獻了近1億美元的資金,還幫助奧特曼一起招募人才。OpenAI的核心人物、首席科學家IlyaSutskever就是馬斯克出面邀請的。
但兩人愉快的合作最終在分岔路口終結。馬斯克在自己的傳記《埃隆.馬斯克傳》中道明了兩人分道揚鑣的原因。馬斯克想要將OpenAI并入自家的其他公司中,方便利用大量數據喂養AI,但這一想法遭到了以奧特曼為首的OpenAI團隊的拒絕。彼時,奧特曼已經在OpenAI內部開始著手創辦營利性部門了。
和奧特曼“分手”后,馬斯克逐漸停止了對OpenAI的捐助(曾承諾10億美元)——這讓OpenAI在訓練上步履維艱,最后接受了微軟的10億美元的投資和基礎設施技術,他們一起建造了一臺超級計算機來訓練模型,創建了GhatGPT以及后來的DALL-E、Sora等大模型。
2022年11月,ChatGPT-3.5悄悄上線,之后便引發全球生成式大模型熱。而馬斯克也一再對OpenAI發動“嘴炮”。
破壞動機
對于這起訴訟,美國Axios新聞網站3月1日援引一份備忘錄報道,OpenAI的高管否認了馬斯克在訴訟中提出的幾項指控。“這永遠不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奧特曼說,類似訴訟還會繼續。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對記者表示,眼下訴訟的關鍵,其實圍繞GPT-4到底是不是AGI。如果是,就超出了微軟2020年9月與OpenAI簽訂的獨家許可協議,而后者并沒有將GPT-4開源,因此違背了創立之初的協議。
而在這起官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利益關聯,那就是馬斯克旗下的xAI與OpenAI的競爭關系。馬斯克在2023年3月創立了xAI,目前已經發布了一款名為Grok的對話機器人產品。xAI擁有一個宏大的目標——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
作為xAI的創始人,馬斯克對OpenAI有明確的“破壞動機”。“這位億萬富翁的臉皮是出了名的薄,且以記仇聞名。他投資過DeepMind但未能收購,之后幾年里,他對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噴了垃圾話。在他曾試圖收購但遭拒絕之后,他創辦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一位美國媒體人評論道。
在一些美國法律專家看來,馬斯克的指控較為牽強,但他有權提起訴訟。“哪個法官不會看穿這一點呢?”一位律師指出。還有一些法律專家表示,馬斯克的違約指控部分基于馬斯克和奧特曼之間的一封電子郵件,可能在法庭上站不住腳。
郭濤表示,AI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算力和人力。而這兩者,也常常意味著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撐。如果OpenAI實行了技術開源,就意味著最后一道技術壁壘也將被徹底打碎。AI大模型的推理、應用都是大量數據喂養和人工不斷校正的結果。如果法院按馬斯克的訴求執行,這一結果對于其他科技公司來說,將成為唾手可得的寶物。OpenAI在市場上最大的技術優勢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