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鳳酒將“黃渤訴訟事件”歸咎經銷商,包銷模式致話語權旁落
記者朱欣悅
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鳳酒,在2018年臨門一腳撤回IPO申請材料后,痛失進入資本市場的入場券。
但它仍是一家非常值得關注的酒企,2023年,西鳳酒對外披露其銷售額過百億,踏入了百億俱樂部,也確實令業內頗感欣慰。
在離開聚光燈下,西鳳酒在默默地發展蓄力。
經銷商侵權
2月29日,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鳳酒)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關于網上傳播的“黃渤訴訟事件”的報道,西鳳股份公司立即展開調查。經核實,此事件與西鳳酒無關,屬客戶陜西秦皇御宴侵權糾紛。
據天眼查顯示,西鳳酒近日新增一則開庭公告,為黃渤與臻圣(浙江)貿易有限公司,陜西秦皇御宴西鳳酒營銷有限公司等相關姓名權糾紛、肖像權糾紛。案件將于3月6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天眼查顯示,陜西秦皇御宴西鳳酒營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陜西省寶雞市,企業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法定人為邱奇,其持股比例為70%;經營范圍包括食品經營;文化用品、日用百貨的銷售;包裝材料的銷售與批發;文化傳媒、會議、會展的服務等。
多次致電陜西秦皇御宴西鳳酒營銷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上的聯系電話,但一直未獲接聽。
這則新聞將西鳳酒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也讓人重新審視西鳳這家老牌酒企。
西鳳酒是曾與貴州茅臺(600519)(600519.SH)、瀘州老窖(000568)(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600809.SH)齊名,同時也是老牌“四大名酒”中唯一沒有登陸資本市場的企業。
西鳳酒廠成立于1956年,1997年籌備改制,在1999年底正式成立股份公司。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白酒市場化浪潮高漲,行業經歷了廣告戰、包裝戰、概念戰、終端戰等一系列亂戰后,老牌名酒紛紛上市。山西汾酒與瀘州老窖先后于1994年登陸資本市場,貴州茅臺也于2001年成功上市,唯獨西鳳酒似乎處于休眠狀態。
有業內人士指出,早期計劃經濟時代,各省企業上市需要名額或指標,西鳳酒當時的規模有限,企業管理層對于上市認識也不夠,因此錯失上市良機。
此后,西鳳酒幾度試圖上市,但一直未能達成所愿。
老名酒的坎坷上市路
事實上,為了登陸資本市場,西鳳酒作出了多次嘗試。
多年來,先后參與過西鳳酒股改的有央企、上市公司、基金風投、社會資本玩家等遍布各行各業。據不完全統計,奇聲電器、步步高、長安、紅豆集團、雙星、海航、中糧集團為首的多家業外資本向西鳳酒遞出橄欖枝,提出出資參股或是收購意向,但均未能得償所愿。
2009年,西鳳酒通過改制重組引入中信產投、光大金控、海通控股等9家戰略投資者。其中,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以3.6億元的投資,占據增資后15%的股份,成為西鳳酒第二大股東。隨著中信系的入駐,西鳳酒也啟動了上市進程,并宣稱預計于2012年上市。不料,隨后西鳳酒被媒體曝光了財務造假,2010年業績實際累虧超過4.2億元的丑聞,西鳳酒頓時陷入危機,首次IPO之路也就此中斷。
2013年初,西鳳酒再次提出謀求上市。彼時財務總監袁戌宇曾對媒體透露,西鳳酒上市領導小組已成立,并著手選擇券商及律師事務所,“希望能在2015年上市。”然而隨著2013年白酒行業進入寒冬期,多家白酒企業業績跌入谷底,西鳳酒也難逃厄運,該次謀劃無疾而終。
直至2016年,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西鳳酒首次披露了招股說明書。但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西鳳酒原總經理張鎖祥、原副總經理高波因貪污、行賄等被判刑,經銷商郝海錄、丁濟民通過行賄獲得原始股被判。2017年8月,西鳳酒更新招股說明書,隨后又悄然撤下,西鳳酒IPO之路蒙上陰影。
2018年5月,西鳳酒再度更新了招股說明書,這一次是迄今為止西鳳酒離資本市場最近的一次。
然而僅差臨門一腳時,西鳳酒被爆出一款產品疑似塑化劑超標,西鳳酒在審核首發上會前一天撤回了申請材料,再度折戟。
2020年,西鳳酒上市的主要推手,也是西鳳酒二股東中信產投悄然退出。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中信之所以退出是因為對西鳳酒“比較失望”。
有評論指出,西鳳酒對資本市場的渴望,呈現出來的只是新老股東之間長年的“混戰”,成為老國企與新資本之間分分合合博弈的樣本。
突破百億
西鳳酒之所以難以在資本市場前行,主要是由于自身的銷售體制有關。
西鳳酒集團原董事長喻德魚曾一語道破天機。他認為,西鳳酒依然停留在原有的經營模式上,中低端產品占據絕對份額,營銷手段主要以包銷和買斷為主,缺乏自主經營的高端品牌,形成了“一流質量、二流包裝、三流價格”的不利局面。
在白酒行業高速發展時期,包銷與買斷模式是酒企尋求業績突破的不二法寶,西鳳酒、五糧液(000858)、瀘州老窖等各大酒企均曾采取過這種模式。事實上,這種模式使西鳳酒迅速發展,奠定了其在陜西市場的地位,但是時過境遷,隨著時代的發展,包銷模式逐漸有些變味。
白酒行業分析師晉育鋒對記者表示,西鳳酒與其它酒企不同的是,由于包銷產品的過度成功,導致酒企話語權旁落,經銷商對于品牌的掌控權凌駕于酒企之而且西鳳酒是業內唯一靠經銷商開發品牌,反向拉動業績提升的企業。
以西鳳酒的兩款主要產品六年陳釀和十五年陳釀為例,在2000年,西鳳酒與經銷商王延安達成合作,由西鳳酒負責生產灌裝,后者負責產品的渠道開發和運營。此后十多年間,王延安成立的好貓酒業公司通過借助陜西煙草的渠道,迅速打開全省市場。有業內人士透露,這兩款產品業績連續增長,其最高年銷近20億,但與西鳳酒結算價格僅為50%左右,利潤大頭歸經銷商所有,西鳳酒只賺到了酒水生產費用。“經銷商多年經營產品,其渠道和團隊比較完善,西鳳酒很難短期內接盤。而且經銷商與西鳳酒企業內部、地方政府之間,已經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系,即使是強勢的外來資本如中信系,也少有發揮余地。”
白酒消費進入品牌導向時代,自有核心品牌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如茅臺的飛天茅臺,五糧液的水晶普五,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洋河的海色經典系列,而西鳳酒是整個行業內一個“獨特”的存在,作為老牌名酒企業,竟沒有一款為公眾所熟知的自有品牌。
白酒行業分析師肖竹青對記者指出,西鳳酒缺失大單品是歷史問題,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逐步解決。2019年現任一把手張正上任后,西鳳西自有產品正在以一定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其直銷業績已經大于經銷,省外銷量已大于銷內,業績都遞增趨勢,公司形勢
“西鳳近年招了很多全國化的營銷人員和營銷隊伍,如廣東、福建、海南、浙江都與當地的大商合作,同時加入了一線酒企的高級經理人,他們帶來了一線酒企的新思路和打法,對于西鳳酒的全國化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近兩年光瓶酒消費復興,西鳳酒的綠瓶西鳳吃到了這一波行業紅利,業績迅速上揚。這都有效地助推了鳳香酒型和西鳳酒的發展。”肖竹青稱。
據西鳳酒對外披露數據,2023年,西鳳酒迎來了里程碑: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03.4億元,同比增長23%,五年間銷售額翻倍,建廠67年來首次邁過百億大關。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記者表示,西鳳酒近兩年經過一輪資源整合,許多經銷商正式進入以廠家為主導的西鳳體系。相較于其他酒企的百億銷量,西鳳酒確實也存在著高端產品占比較低,過度依賴陜西省內市場,省外市場開發緩慢,以及廠家市場主導權不足,市場精耕有待提高等問題,但是積極地看,在分化與多元化消費趨勢下,作為鳳香代表、四大老名酒與鳳翔產業代表,擁有品牌、品質與產區等多重優勢,百億之后市場規模優勢不斷凸顯,西鳳酒在西北與全國市場都有著不錯的發展空間,市場普遍對于西鳳未來的發展抱有積極的態度,甚至百億之后的西鳳捋順了政商務,廠商之間的關系,為其后期的資本化也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