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一公里!建設“超充之城”,華為放“大招”
新能源汽車到底有多火?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
占全球比重超過60%
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新能源汽車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而且還節能環保
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
但充電樁少、充電時間長的“煩惱”
也讓不少人頭疼
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焦慮?
2月27日
在2024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上
華為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答案
百年汽車工業的變局,正在加速演進。昔日,燃油車主導了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格局,現如今,新能源汽車的浪潮席卷而來,由此拉開了汽車工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變革。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向前發展的進程中,充電樁少、充電時間長成為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阻礙。牽一發而動全身,要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焦慮,這背后也事關一場深刻的能源革命。
2月27日,在2024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上,華為數字能源廣邀客戶、伙伴、產業組織、媒體等齊聚深圳,共同探討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共建開放共贏的能源產業生態,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會上,華為董事、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表示:
“碳中和、智能化引領人類社會進入生態文明發展時代,科技創新為能源、交通、信息產業打造最強的發展動能。
華為數字能源堅持科技創新,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打造新型電力系統能源基礎設施、新型電動出行能源基礎設施、新型數字產業能源基礎設施等‘三新能源基礎設施’,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碳中和、智能化引領人類社會
進入生態文明發展時代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當前,碳中和正由全球共識走向全球行動,科技創新則為能源、交通、信息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能源、交通、信息也在加速進入產業融合發展期,創造更多商業價值,催生全新產業(300832)機遇。
比如——
01
新型能源體系
全球能源低碳轉型按下加速鍵,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發展三倍可再生能源,光伏安裝量每年將超過550GW。隨著光伏發電效率不斷提升,“光儲平價”時代即將到來,光伏+儲能或將成為更經濟、更普適的電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體系正加速構建。
02
新型交通體系
電動化加速,交通能源融合,電氣化新型交通體系正在快速形成。以碳化硅和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導體技術已經成熟,電動汽車全面走向高壓化。1秒1公里、5分鐘充電200公里、加油式的充電體驗已經成為現實。預計未來十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增長10倍,從而推動充電量、充電樁的需求快速大幅增長。
03
創新智能世界
人工智能技術爆炸式發展,算力進一步加速增長。以ChatGPT、Sora為先進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向各行各業加速滲透,驅動生產力跨越式發展。AI正重塑千行百業,并將給包括能源產業在內的各個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低碳化離不開電力電子技術,智能化也需要數字技術。當前數字化已經成為新能源的關鍵技術,華為率先將數字技術帶入到光伏領域,開創了“智能光伏電站”時代——
經過十年發展,華為引領的智能組串式逆變器已經成為市場主流,全球市場份額從十年前的17%到如今的70%以上;數字化電站比例從10%提升到80%。
同時,華為數字能源聚焦清潔能源基地、城市園區能源系統、綠色低碳家庭能源、充電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動力、智算基礎設施等領域,全面擁抱AI,華為數字能源推進更多的技術與業務場景融合,加速低碳化、智能化的數字世界到來。
一秒一公里
華為要建10萬根以上全液冷超快充樁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全國多地也掀起了“超充之城”建設熱潮。
2023年6月,在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上,深圳吹響建設“超充之城”的號角,喊出“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超充口號。深圳市發改委也編制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超充設施專項規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不僅是深圳,廣州提出建設“超充之都”,海南提出“超充之島”。而今年以來,廣東、吉林、山東、湖南、甘肅、河南、浙江、濟南等多個省市相繼出臺政策鼓勵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相關政策累計超過20條。
助力“超充之城”的建設,在2024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上,侯金龍表示:
“充電基礎設施是交能融合的關鍵,華為數字能源提供全液冷、超快充、電網友好、智能互動、安全可靠的充電解決方案,推動V2G、VPP、充電站疊儲疊光,建設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從追求‘車樁比’向追求‘高質量’轉變。”
據悉,2024年,華為數字能源將攜手客戶、伙伴在全國340多個城市和主要公路建設10萬根以上的華為全液冷超快充樁,打造“城市一張網”、“高速一張網”、電網友好型的充電網絡,提升充電網與電網、車聯網的互聯互通,加速推進電動車產業與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協同發展。
在2024華為中國數字能源伙伴大會的展臺上,華為全液冷超充亮相,最快接近“一秒一公里”的充電速度,滿足各種車型充電需求。
華為超充正在加速覆蓋高速場景、城市公共場景、園區場景等,也覆蓋了全國多個城市和多個區域——
在318川藏線,華為全液冷超充助力打造了海拔最高、充電更快的高質量318川藏超充綠廊,為車主們提供“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極速充電體驗;
在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小武基充電站,全國最大的全液冷超快充站已經投入運營,這里有68把快充槍和2把全液冷超充槍,新能源車充電最快接近“一秒一公里”,讓充電跟加油一樣快。
聚焦三大目標場景
華為發布光儲充1+4+X融合方案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車樁比的提升以及超級快充的普及,對充電設施的供電容量要求越來越高,對現有充電網體系也帶來了很大挑戰。而光儲充一體化成為解決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的理想方案。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光儲充’一體化,顧名思義,是由光伏發電、儲能、充電集成一體、互相協調支撐的綠色充電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發電,余電由儲能設備存儲,共同承擔供電充電任務。
光儲充一體化電站既提高了光伏資源利用率,也能有效解決新能源發電間歇性、不穩定及消納問題,讓電動車充電更環保,余電上網還能增加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多得。”
聚焦高速服務區、充電場站、園區停車場充電站3大目標場景,華為數字能源推出了光儲充1+4+X融合方案。通過光儲充協同調度,降低變壓器容量約40%,提升光伏發電自消納比例約50%,降容增效——
一是基于能源數字化平臺,打造AI光儲特性,結合光伏發電預測,負荷預測,電價曲線,實現柔性調度,即到即充,支撐更大功率充電,降低充電等待時長,提升用戶的用能體驗;
二是儲能削峰填谷,平移充電需求,降低充電成本約20%;
三是提升充電樁的使用率約30%,帶來更多的收益。最終光儲充實現統一管理,智能協同,安全可靠,高效營維,實現后期極簡的運維。
在深圳福田區,華為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也已經落地,福田區委大院——
打造了“光儲超充、車網互動”一體化停車場,提升5%-30%發電量;
通過“晝充夜放”運行模式實現“峰谷套利”;
部署600kW的華為全液冷超快一體充電設備,配建3個車網互動站(V2G),實現“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超快速充電體驗,成為國內要素最齊全、技術最先進的新能源展示場之一。
在超充示范站成功經驗基礎上,以福田區委大院為樣本,打造全國首個近零碳機關,通過利用建筑屋頂、道路、連廊等城市第六立面開展光伏“宜鋪盡鋪”,聚焦空調、照明等用能設備,開展綜合節能改造,被列為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獲評深圳市碳達峰碳中和優秀案例,為落實雙碳戰略帶好頭、樹標桿,成為國家戰略的示范場。
面對千行百業的低碳發展要求,面向數字能源新時代,華為數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數字技術(Bit)、電力電子技術(Watt)、熱管理技術(Heat)、儲能管理技術(Battery)等“4T”技術,以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為客戶和產業創造價值,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此,侯金龍強調:
“華為數字能源將持續深化生態戰略,建立‘更信任’、‘更盈利’、‘更簡單’、‘更成長’的合作伙伴體系,促進各類伙伴協同發展,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攜手推進產業健康發展,共贏數字能源新時代。”
聚焦科技與新能源的結合
相信未來華為將會
帶給我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