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泰康養老再獲大股東增資20億,養老險機構為何頻“補血”?監管準入門檻提高是主因
財聯社4月11日訊養老險機構頻繁增資“補血”引關注。
4月10日,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康養老”)披露公告顯示,公司股東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康集團”)擬向其增資20億元,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將從70億增加至90億元。而在去年9月,泰康養老獲泰康集團10億元增資才剛獲監管核準。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自去年以來,多家養老保險機構先后啟動增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包括有泰康養老、太平養老、恒安標準養老等保險企業。
泰康養老時隔半年再獲增資,兩年內增資40億
公告披露,泰康養老于4月2日召開2023年度股東大會審議批準相關增資議案。此次增資20億元全部由股東泰康集團以貨幣方式出資,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泰康資產”)不參與本次增資,無新增股東,增資后全部計入泰康養老注冊資本。
增資完成后,泰康養老的注冊資本將由此次增資前的70億元增加至90億元,泰康集團的股東持股比例由99.14%變更為99.33%,泰康資產的股東持股比例由0.86%變更為0.67%。上述更變注冊資本事項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后生效。
事實上,泰康集團在過去一年中已多次向泰康養老進行增資。2023年4月和8月,泰康集團曾兩次向其增資10億元,累計增資20億元。上述增資方案已在2023年的6月和9月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批準。
而此次增資申請距離最近一次增資獲批間隔時間也僅有半年。據統計,泰康養老在兩年內已獲泰康集團累計增資達40億元。
此外,據公告披露,泰康養老此次增資目的依舊是為了滿足養老業務發展和償付能力需要。
就償付能力而言,在經過去年兩次增資之后,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泰康養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4.84%和189.68%,相較年初獲得明顯改善。2022年四季度末,泰康養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曾分別下滑至為78.82%和157.63%。
在業務發展方面,據泰康養老最新償付能力報告披露,截止2023年末,公司年內累計保險業務收入260.16億元,同比上年末增長了18.9%,累計保險合同負債為625.01億元,同比上年末增長了30.8%。
監管提升準入門檻,去年以來多家養老險機構開啟增資
據了解,近年來監管持續出臺政策推動我國商業養老險發展。2023年10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平安證券對此分析,專業商業養老險自2021年6月開始試點、2022年3月試點范圍推廣至全國,此次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從試點轉為常態,明確了參與業務的人身險公司門檻,將打開各險企參與專屬商業養老險的空間,未來有望更多符合投資者養老需求的專屬商業養老險推出。
但與此同時,監管也對相應準入門檻也有所提高。根據《通知》要求,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險機構在償付能力方面需達到“上年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的要求,該指標明顯高于監管部門在”償二代二期工程“中給險企劃定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的最低要求。因此可以理解,泰康養老此前多次增資顯得較為急迫。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除了泰康養老,另有多家養老險機構此前也均開啟增資。2023年9月,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增資擴股項目,擬募資金額不低于10.75億元。但目前尚未看到新的進展。
2023年11月,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披露公告稱,股東恒安標準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擬向公司增資2億元,新注入的2億元全部計入實收資本。該增資方案已于今年2月初獲得監管部門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