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險保費降下來還看車企?
最近在新能源車圈,小米汽車熱度不減。隨著各地交付不斷進行,“上車險”再次受到市場關注。多位車主在社交平臺表達SU7“保險費不便宜”,再次掀起新能源車險貴的討論。記者調研發現,配置一樣的新車,首保保費在不同地區有一定差異,比如浙江等地車主反映,保費達到八九千元。而在全國多地,五六千元則是普遍水平。
對于小米汽車保險價格,消費者評價不一。不過,從新能源車險整體市場來看,保費貴現象普遍存在,首保保費上萬元已司空見慣。有消費者調侃,希望造車新勢力的“小米們”入局車險領域,把新能源車險價格“打下來”。
多位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車企和險企圍繞車險建立合作生態值得期待,當務之急則是解決好售后維修成本高帶來的保費貴難題。
保費貴受熱議
“在小米交付中心直接買的保險,總價算下來將近9000塊錢。”浙江一位小米SU7Max版本車主覺得有點貴。記者調研了解到,浙江、江蘇等地車主反映,小米新車保費達到八九千元。
“小米SU7保險費用和50多萬元油車接近”日前引發熱議。隨后小米官方回復網友稱,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商業險條款不同,新能源車專屬條款,既為“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又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且還會根據新車/舊車、品牌、車型、上戶類型、險種、保額等因素綜合計算,保費價格不盡相同,不能簡單只通過車價進行比較。
“今天剛上完一個頂配車型的保險,6400元。交強、車損、三者基礎保險都覆蓋,五六千塊錢都包含了。在北京的話,一般不會超過6500元。頂配車型6200元、6300元,低配車型5300元、5400元,相差1000塊錢左右。”北京一家小米直營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全國范圍內觀察,5000元-7000元的新能源車險保費是比較普遍的水平。
同樣是一個型號的新車,為何保費差異這么大?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自主定價系數決定的,各地財險公司可根據當地車險市場情況調整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
不過,多位車主和銷售人員表示,在小米APP渠道,合作的四家保險公司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陽光財險在同一車型上保費價格一致。“四家隨便選一個就可以。價格一樣,習慣用哪家公司就上哪家。”一位小米銷售人員說。
在官方合作的四家保險公司外,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保險公司進行投保。多位車主表示,自己聯系的保險公司,報價水平和上述官方合作公司有差異,有的低一些,有的反而更高。
降低售后成本是關鍵
“新能源車險都不便宜,特別是20萬元以上車型。”一位保險從業人員說,大幾千上萬元保費很普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各險企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在100%以上,即便是頭部險企也是虧損狀態,諸多中小險企不敢貿然入局。因為維修偏貴和出險率偏高等因素,險企在承保新能源汽車時定價高。
多位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保費貴和自身設計、車主駕駛習慣、營運車輛占比較高等因素有關,出險率高于燃油車,同時維修成本比較高,且維修體系處于較封閉狀態,售后配件價格普遍較高,反映到車險中就是高企的賠付成本。
“解鈴還需系鈴人。”汽車行業專家李召寬認為,新能源車險保費過高,重要原因之一是理賠維修成本過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車企造成的,比如一體化壓鑄的制造工藝、銷售和售后維修渠道的壟斷等。所以新能源車險保費降下來,除了保險公司,車企更需要發揮作用。
“最好的辦法是通過政策引導,建立社會化的零配件銷售和售后維修渠道,降低新能源車維修成本。”李召寬表示,商務部2017年1號令《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提出,國家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加快城鄉一體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推動汽車流通模式創新。預計上述舉措會加速推進。
創新定價機制勢在必行
業內人士認為,破解新能源汽車保費貴問題,還需要創新定價機制,優化保險費率。新能源汽車擁有海量駕駛行為數據,這些正是險企精準定價的重要因素。
專家認為,應打通行業數字壁壘,推動數據共享,以便險企更全面評估風險,推出多元化定價策略,例如按天、按里程計費,推出針對網約車等特殊場景產品。
還有消費者期待,造車新勢力跨界做保險。近年來,車企加速布局保險牌照,蔚來、小鵬、特斯拉、理想、比亞迪等均已持有保險牌照或保險中介牌照。
雖然車企跨界進入車險領域有天然的數據和客戶等優勢,但車企目前在保險產品精算、風險管控能力、系統匹配能力上,還遠遠沒有達到獨立經營車險業務的水平。險企和車企合作,或是一條更優路徑。
“險企可以出方案,與車企一起進行改革。”資深保險業內人士徐先生說。
業內人士表示,車企可以更好地參與定制車險產品,與險企或保險科技公司聯手,優化服務流程,降低賠付率,控制成本率,探索多方合作共贏局面。
業內人士表示,車企和險企圍繞車險建立合作生態值得期待,當務之急則是解決好售后維修成本高帶來的保費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