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2%!多家農商行上調存款利率
來源:國際金融報
“XX農商銀行存款利率上調啦!”“到XX農商行存款的八大理由!”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多地農商銀行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了類似的活動文案,十分惹眼。
近日,多家農商行逆勢上調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銀行三年期定存的執行利率可達3.2%。《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滬上多個銀行網點發現,在農商行大力宣傳高息攬儲的同時,部分股份行的存款執行利率也并不低,但工作人員更推薦存款保險等其他產品。
為何存款利率接連下調,中小銀行存款利率卻逆勢走高?在存款利率低位、存款保險等產品頗受青睞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存款大面積搬家?
多家銀行上調存款利率
去年12月底,商業銀行剛剛經歷了一輪存款利率下調,五年期定期存款成為唯一掛牌利率“2”字打頭的定存產品。與前幾輪情況相似,在國有行和股份行帶頭下調利率后不久,多家中小銀行也紛紛跟進。但進入今年1月,不少農商行逆勢上調了存款利率。
記者梳理相關推文內容時發現,此次農商行逆勢上調利率的產品主要為三個月至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多則推文中標注著“額度有限”或優惠至3月底的字樣。從優惠情況來看,三年期定存的執行利率普遍高于2.5%,更有甚者可超過3%。
例如,1月15日,四川蓬安農商行推文顯示,該行五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定存寶”產品,執行利率為3.20%。此外,山西廣靈農商行的五年期存款利率為2.95%。“我們目前接到的通知是只做一季度,之后可能隨時會下調。”廣靈農商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要還是為了‘開門紅’。”
事實上,部分股份行的實際執行利率并不算低。1月16日,記者走訪滬上多家銀行網點發現,浙商銀行的“惠存”產品五年期和三年期利率最高可分別達2.80%和2.75%,中信銀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在2.6%,但需要提前一到兩日預約。國有行相對最低,工商銀行某支行的宣傳板顯示,一年、兩年、三年期定存的執行利率分別為1.7%、1.9%和2.35%。
與農商行大力宣傳高利率存款不同,國有行和股份行的發力點似乎有所轉移,多位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更推薦其他理財產品。一位國有行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大額存單的額度充足,但因為整體利率不高,更加推薦存款保險類產品。“20萬元以上五年期的收益率可以達到3.2%至3.6%,今天下午已經賣出三單了。”該工作人員興奮地說。
適應市場競爭的結果
在存款利率整體下行的趨勢下,中小銀行仍能給出3%以上的利率,根本原因為何?在光大證券(維權)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近期中小銀行逆勢上調存款利率,既是應對“開門紅”的短期需求,也是參與和適應市場競爭的結果。
“一方面,中小銀行受本地經濟的影響較大、抗風險能力較弱,加之近年來大型銀行的業務不斷下沉,諸多因素共同導致其在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方面存在壓力。”王一峰分析指出,“另一方面,相較于大銀行,中小銀行在網點數量、便利性和用戶存款獲得的附加服務等方面不同,存款成本相比大型銀行自然更高。從長期來看,中小銀行也面臨著市場占有率逐步壓縮、金融機構數量逐步減少的必然趨勢,因而會自發地抬升負債成本,以期在競爭下能夠持續穩定地展業。”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指出,由于中小銀行的市場信譽低于國有大行,攬儲成本自然也高于國有大行,所以中小銀行必然面臨兩個努力方向。“一是降低綜合攬儲成本,方法就是做好服務、產品創新,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綜合攬儲成本。”李楠建議道,“二是增加收入,要提升風控能力,充分挖掘具有潛力的貸款客戶,通過產品創新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等方式增加獲客效率。”
對于國有行和股份行側重推銷存款保險等產品的現象,王一峰認為主要是市場競爭的表現,“存款利率下調后,銀行為了留住客戶,許多成本偏高的產品比例在上升。”那么,在當前整體存款利率較低、存款保險等產品頗受推崇的情況下,未來是否會出現存款大面積搬家的現象?
“中小銀行逆勢上調利率是短期現象,利率自律機制仍然會發揮作用,來防止負債端的無序競爭。”王一峰對記者分析道,“從整體來看,我們的利率譜系是往下走的,存款利率作為重要的基準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下一階段理財和保險的收益率,而對于理財和保險來說,優質資產的缺失會成為普遍的問題,進而會在不同的金融產品間形成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