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流入超預期,凱盛融英助力A股逆勢而上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化,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的大循環,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技術鏈的深度合作,并加速構建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讓世界各國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
同時,會議首次提出了“金融強國”的建設目標,將金融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選擇的新高度。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金融市場生態、投資者結構、市場理念等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對此表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動金融雙向開放,是金融高水平開放的題中之義,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方面。
(圖源:新華社)
中國開放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也吸引了眾多外商加碼在華投資,深耕中國市場。由于資本市場的投資交易都是基于信息開展的,因此向投資者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市場信息,可以有效破除信息繭房,穩定企業持續經營和擴大投資的信心。作為高質量信息服務平臺,專家智庫通過向投資者提供可靠實用的咨詢建議和決策參考,不斷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有助于引導投資者進行價值投資、理性投資,從而為提升我國優質企業的國際話語權、促進金融市場穩健發展提供助力。
吸收外資趨勢向好,釋放高水平開放信號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20日的一周內,美國股票型基金資金凈流出額超170億美元,英國股票型基金資金凈流出額超10億美元,而同一周EPFR跟蹤的中國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卻逆市“吸金”。隨著市場樂觀情緒升溫,中國股票型基金轉為資金凈流入,金額為25億美元,這是也是今年以來中國股票型基金第18次和本季度以來第7次資金凈流入額超過20億美元。
活躍資金率先回流和市場情緒的明顯企穩,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前景的看好和信心的增強。此外,今年以來國家發布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也對市場情緒的轉變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吸引增量資金,促進融資融券業務的長期穩健發展,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8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表示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并將招商引資與“穩鏈補鏈強鏈”、“招才引智引技”相結合,引進一批強優勢的高質量外資,進一步釋放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新機遇的重要信號。
目前來看,積極效應正在逐漸顯現。11月初,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全面線下舉辦。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踴躍前來,外資項目加速簽約,“展商變投資商”溢出效應明顯,持續釋放開放紅利,也更加堅定了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的信心。除了規模快速增長外,項目的技術含量也顯著提高,從投資領域看,主要涉及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
對外投資合作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也對資本市場的信息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本市場是一個信息驅動的市場,信息環境與透明度的改善,能夠提升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引導投資者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構筑理性的投資框架。這一背景下,尋找行之有效的信息咨詢服務,對于進一步彌補市場信息差、推動投資者進行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專家智庫作為民間智庫的重要分支類型,依托于所匯聚的大量信息和專家資源,通過多種渠道為金融投資、戰略咨詢、行業分析等流程提供決策支持。隨著投資者對決策研究咨詢的需求日益增長,專家智庫服務模式也拓展出專家訪談服務、市場研究、會議服務等多元化的形式,保障了投資信息服務的快速、精準、高效。
以我國本土第一家專家智庫公司凱盛融英為例,為了幫助全球投資者獲得深度全面的市場信息和行業洞察,其匯聚了來自各個學科領域的專業人才,儲備了超50萬人的專家,其中包括了企業高管、商業領袖、學界精英及戰略分析師等,有助于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聚集豐富的觀點視角,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從多角度、多方面為投資者提供契合實際的意見參考。
今年4月,凱盛融英還主辦了S基金份額資源對接會,會議圍繞基金背景、投資規模和聚焦領域等方面展開討論,為與會各方搭建了謀發展、促合作的投融資交流平臺。
利好政策的加碼和專家智庫的應用為外資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并提高了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近日,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斯泰蘭蒂斯宣布入股我國新能源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20%左右的股權。在這個過程中,提高投資效益、助力雙方合作升級的專家智庫也有望創造出更多的信息決策價值,讓更多的外國資本看到我國優質企業的發展潛力。
提升投資決策科學化水平,專家智庫助力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不斷釋放龐大市場的新動能新優勢,正在為增強世界經濟韌性注入蓬勃動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扣除基數影響后,兩年平均同比增速為4.4%,比二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三季度增長1.3%,比二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堅實。
世界銀行、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多家國際機構因此相繼上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11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中國經濟評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對中國2023年GDP增速預測從5%上調至5.4%,2024年GDP增速預測從4.2%上調至4.6%。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預計,2024年中國實際GDP增速將達到4.8%,比IMF的預測值更高。
具體來看一系列高頻數據和先行指標,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不僅為經濟回升提供了適宜的金融環境,同時也提振了外資企業對于中國股市的信心。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樹表示:“我們會堅定不移地長期投資中國,在先進市場股票策略當中,大中華地區的占比是最高的,達34%。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在過去幾年當中可投資性得到持續提升,被納入全球知名指數,彰顯中國金融資產對于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
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深交所某新型材料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該公司關聯方資金占用事項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遺漏、關聯采購事項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遺漏,并且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最終給予警告,并處以450萬元罰款。
由此可見,金融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信息服務作支撐,高質量信息服務又需要準確高效的專家智庫作為基礎和保障。作為助力投資者進行科學決策和行業深度分析的重要力量,以凱盛融英為代表的專家智庫不僅幫助投資者縮短了決策時間,還通過促進專家與企業之間的高效聯結,不斷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增加信息披露、相關財報的可驗證性,增強金融供給和產業融資需求的適配性和對接效率。
此外,專家智庫還會圍繞基金背景、投資領域與行業趨勢等方面發布相關的投資指數及行業報告,有助于企業更加明智地配置資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實現更好的投資回報,也能從更深層次引導資本市場形成理性投資理念。
目前,我國金融行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金融開放的持續推進,催生出了更多的合作機遇,我國對外資企業的磁吸力也持續增強。澳門國際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任濤表示,當前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步伐穩健,給外資金融機構帶來更大確定性和更穩定的預期。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也帶來較為可觀的金融需求,越來越多外資機構涌入中國,與本土金融機構共同分享中國金融市場蛋糕。立足發展新階段,專家智庫將持續發揮市場信息供給與科學決策咨詢的服務優勢,不僅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經濟合作賦能蓄勢,也為進一步推進我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