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什么時候建成
中國天眼什么時候建成哪一年?中國天眼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它可以捕捉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幫助人類洞察隱藏在宇宙深處的秘密。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于中國天眼什么時候建成哪一年,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國天眼什么時候建成哪一年
2016年9月25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坑中,歷時22年建成。該工程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脈沖信號。
中國天眼工程的建設時間節點
1、“天眼”工程是2011年3月建的。
2、“天眼”工程又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2011年3月,FAST工程開工報告獲得批復,工程開工項目初步設計和概算獲得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的批復。
3、工程于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竣工,工期5.5年。望遠鏡臺址挖掘完工,基地、主動反射面的建造均于2013年內動工。總投資概算為6.67億元。
中國天眼的位置在哪里
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中國天眼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
中國天眼的科技創新有哪些
1、創建了超大型射電望遠鏡的新系統,即主動反射面、饋源支撐等系統,實現了500米的口徑反射面主動變位和饋源艙高精度定位,是射電望遠鏡建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2、提出了適應山區復雜地形的圈梁支承形式,發明了索網形態分析的目標位形初應變補償法,研究了主動變位的索網疲勞性能,實現了FAST尺度大、超高精度及主動變位等創新性結構設計。
3、研制了500兆帕超高應力幅及毫米級精度的結構鋼索,發明了多種大跨度、高精度施工工法,突破了現場極其苛刻的復雜場地限制,實現了建設完成跨度極大、精度極高的望遠鏡主體結構。
4、發明了尺度大、高精度、高動態測量控制與安全評估技術,實現了提供反射面高精度位置信息和全天候、高精度、尺度大高采樣率的饋源支撐動態測量。
5、在管理創新方面,采用了全過程工程咨詢模式,開創了“十字形”交叉管理系統和“五維一體”的項目管理方式,實現了節能、綠色、環保等管理體系的有機融合,開啟了大科學工程建設管理的新模式。
中國天眼的用途和意義是什么
中國天眼探索宇宙、探測空間信號,尋找脈沖星將有利于我國未來在太空上的定位。此外還能幫助信息科學領域數據存儲與計算。
未來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計劃、駛出地球大氣層的航天器就無法依賴GPS或北斗導航,因此我們只能通過脈沖星才能定位、導航,所以中國天眼尋找脈沖星將有利于我國未來的航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