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跨境電商從試點到“新增長極”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李立上海報道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提及“跨境電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健康發展,優化海外倉布局,支持加工貿易提檔升級,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等新增長點。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從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跨境電子商務”一詞,到2024年,跨境電商第十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從最初的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持續擴容,經過多年布局發展,跨境電商試驗區已基本覆蓋全國,成為拉動外貿的新動能。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黃奇帆認為,在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推動下,制造、服務、新業態都將是未來巨大的增長極。
十一次“入選”
從試點到擴容,跨境電商作為新型國際貿易方式,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共同構成中國三大貿易方式,已是第十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這表明我國政府對其發展寄予厚望,并將其視為外貿創新、消費升級和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認為。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跨境電子商務”,并提出要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此后多年連續提出擴大試點,支持企業建設出口產品“海外倉”;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關稅總水平從9.8%降至7.5%,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改革完善跨境電商新業態扶持政策;2021年特別提到穩定加工貿易,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五年來,我國加大出口退稅等政策支持力度,發展外貿新業態,新設15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
2024年,跨境電商第十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強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保支持,優化跨境結算、匯率風險管理等服務,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
李強進一步指出:“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優化海外倉布局,支持加工貿易提檔升級,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等新增長點,積極擴大優質產品進口,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出臺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政策,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數貿會等重大展會。加快國際物流體系建設,打造智慧海關,助力外貿企業降本提效?!?/p>
為何跨境電商多年多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記者表示,這充分顯示我國政府對這一新興業態的高度重視。
“這不僅是由于跨境電商在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在于其對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升級的深遠影響。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廣闊國際市場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商品選擇。政府工作報告的持續關注,無疑為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敝炜肆Ρ硎?。
從試點到崛起
當前,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一股新勢力,我國網民規模突破10億,是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跨境電商增長尤為迅猛。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1.63億。
公開數據顯示,跨境電商占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比重從2015年的1%增長到2022年的5%。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魏建國此前在一場關于平臺經濟發展的研討會上表示,中國跨境電商的后發優勢日趨明顯,未來五年內有望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領域。
“在國家戰略發展政策的支持下,跨境電商逐漸從試點走向普惠,經歷了多個重點階段?!北本┥缈圃焊毖芯繂T王鵬表示,首先是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先行先試,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試驗平臺;接著是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的推廣,進一步促進了跨境電商的規范化和便利化。此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不斷擴大,滿足了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
“具體來看,跨境電商經歷了試點、推廣、普惠到高質量發展等四個階段?!辟Y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記者表示,最初以試點形式開展,探索監管創新、稅收政策等方面的問題;試點成功后,逐步向全國范圍推廣,政策逐步完善,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從試點走向普惠,更多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最后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跨境電商在政策支持下,不斷創新發展,與傳統外貿深度融合,助力我國外貿轉型升級。
記者注意到,一邊是從試點到擴容,跨境電商體現了真正的中國速度;另一邊是以Temu(多多跨境)、SHEIN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跨境電商,在海外市場開始成為不容忽視的中國力量。2023年,被認為是以Temu、SHEIN、速賣通AliExpress、TikTokShop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四小龍”的出海元年。
“跨境電商正在成為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的重要引擎?!敝炜肆φJ為,“跨境電商為企業搭建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國際平臺,助力企業快速觸達全球消費者,拓展市場份額。同時,跨境電商還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營銷等手段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和品牌建設?!?/p>
跨境電商何以能在短期內快速崛起,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過去中國商品出口到海外主流市場,必須依靠不同環節一系列中間商。在海外平臺開設店鋪,不僅運營成本逐年升高,還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商家自己做海外獨立站,核心難點在于線上運營與流量獲取。”
“與此同時,中小型制造企業近年來依托于國內制造業紅利快速成長,但由于外需不旺、同質化競爭等原因,代工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不少中小型制造企業都急需拓展新的外貿渠道以及減少中間環節,提升跨境商品銷售量和利潤率?!鄙鲜銎炊喽嘞嚓P負責人表示。
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看來,近些年,多多跨境、SHEIN等“中國平臺”的興起給出海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商業基礎設施?!斑@個由中國企業自己搭建的全球通道無論是提供全托管服務,還是營銷、物流等支持,都更加自主可控,為中國制造的轉型乃至形成獨特的全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p>
成為“新質生產力”
記者注意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支持平臺企業在促進創新、增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談到新質生產力戰略,黃奇帆認為,制造、服務、新業態都將是未來巨大的增長極,新業態則一定是國內國際一個市場,全球一體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跨境電商“四小龍”的崛起與商業模式創新、新服務業態“全托管模式”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據拼多多方面介紹,多多跨境是國內最早全面推行全托管模式的跨境電商平臺之一。在全托管模式下,平臺為商家提供包括網站引流、跨境物流、法務、知識產權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降低了出海門檻,拓寬了訂單渠道。制造工廠只需做好生產本職,就能輕松出海。
“以前國內走出去的企業以大企業為主,如今眾多小企業進入了全球市場。背后很重要的創新就是全托管模式,降低了中小外貿企業走向全球的具體業務實操門檻?!睂ν饨洕Q易大學國際商務與經濟合作學系主任王健認為,中小企業開始廣泛參與全球貿易成為目前全球市場變化中最重要的變化。
“跨境產業互聯網,有望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極。”黃奇帆認為。以跨境電商為例,我國進出口貨物總額達6萬億美元,跨境電商僅占2000億美元。如果打通了行業體制標準,未來跨境電商可以做國內訂單,國內電商也可以做國際訂單。
在黃奇帆看來,內貿外貿新業態要一體化,需要更多雙循環體制改革舉措,建立新型的產業互聯網。新型的產業互聯網一種是企業或集團內部制造業的自動化,另一種是互聯網B2B平臺,集中全世界最新的市場需求信息,再轉移給平臺關聯的設計公司,完成設計后又下單給制造業中小企業進行生產,最后由物流配送到國內外任何有需求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