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寧王”、小米!又一車企尋求破局
3月8日晚間,北汽藍谷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與關聯方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該平臺公司將作為管理與投資主體,與寧德時代、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車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在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小米汽車、寧德時代共同參與
3月8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北汽藍谷擬與北汽產投和北京海納川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北汽海藍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以下簡稱“平臺公司”)。
該平臺公司注冊資本為3.9億元。其中,北汽藍谷出資5000萬元,占比12.82%;北汽產投出資24000萬元,占比61.54%;北京海納川出資10000萬元,占比25.64%。北汽產投、北京海納川為北汽藍谷的關聯方,因此交易構成與關聯人共同投資類關聯交易。
平臺公司成立后,將作為管理與投資主體,與寧德時代、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車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后,將在北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
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其中,平臺公司出資3.9億元,占比39%;寧德時代出資5.1億元,占比51%;京能科技、小米汽車各出資5000萬元,各占比5%。
公告顯示,該合資公司選址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營范圍預計為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開發、生產、銷售以及提供相關售后和技術咨詢等服務。按照出資比例,平臺公司出資39%,北汽藍谷穿透出資5%。
北汽藍谷公告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有利于保障公司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推動動力電池新產品、新技術優先在公司的整車產品上搭載應用,有利于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本次對外投資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對公司當期利潤和經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尋求破局
北汽藍谷多年來一直深陷業績泥沼,連續多年虧損。
據此前業績預告,2023年北汽藍谷預計虧損52億元-57億元,扣非凈利潤為-57億至-62億元。2020年-2022年,北汽藍谷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46億元、-55.44億元和-58.38億元。
對于2023年的大額虧損,北汽藍谷在互動平臺回復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公司為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積極開拓市場,銳化品牌形象,提升運營效率,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等核心能力上持續投入,對公司短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同時,北汽藍谷表示,公司產品銷量仍處于快速提升期,規模效應暫未顯現,導致產品成本階段性偏高。隨著后期新產品的陸續上市,產品結構逐漸豐富,渠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銷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但從2024年前兩個月銷量看,公司產銷并未明顯改善。3月2日,北汽藍谷發布2024年2月份產銷快報,北汽新能源前兩個月銷量2733輛,同比下降43.2%。
作為最早參與華為HI合作模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北汽藍谷寄予厚望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極狐銷量不盡如人意。2023年,極狐累計銷量為30016輛。而僅2024年前兩個月,AITO問界銷量就已經超過了5.4萬輛。
隨著2024年新能源車企競爭持續加劇,各品牌汽車價格戰不斷加劇,未形成規模效應的品牌將面臨困難。
信達證券研報分析表示,2024年北汽藍谷產品矩陣持續拓展有望帶動交付量進一步增加,與華為合作高端車型改善公司收入水平,帶動公司盈利能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