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視點】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高碳排放企業財務的影響分析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讓人類意識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不再是難得一見的“黑天鵝”。很多企業都面臨著氣候相關的風險和機遇,并且正在做出戰略決策予以應對。
企業回應監管機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對于“氣候相關風險”的披露期望不再停留于定性層面,而是需要深入理解氣候變化如何影響企業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財務狀況、財務業績和現金流量。本文將以高碳排放行業里的水泥行業為例,重點研究企業應當如何量化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并反映在財務報表中。
氣候變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問題,可能通過多種方式影響企業的發展。在金融體系中,氣候風險作為風險源,以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多種風險疊加的方式對金融業務產生影響。例如,極端天氣會擾亂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經濟損失,帶來資產“擱淺”、抵押物貶值等引發金融體系混亂的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也會影響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加劇流動性風險。如今,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都已意識到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的重要性。
氣候變化不僅影響企業的核心資產和運營過程,而且影響企業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市場需求。在碳密集型行業,如火電、鋼鐵、水泥等領域,企業可能會受到新技術帶來的嚴重沖擊,或面臨閑置資產產生的沉重債務。這些因素均迫使企業在制定策略和長期規劃時將氣候因素納入考慮范圍,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量化過程涉及專業的氣候情景假設、模型建立和參數設置,需從中建立風險和機遇向財務傳導的具體量化路徑,企業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亦面臨著復雜的方法和工具的選擇。針對以上問題,普華永道以水泥行業為例推出了“六步法”分析模型,希望可以協助國內企業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財務的量化影響。
六步法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財務的影響
1.支持企業設定氣候情景
為了有效地識別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對業務表現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影響,評估者需要為企業制定至少兩種氣候情景來進行比較分析。情景可參考各大專業機構發布的公開情景,并針對具體需求在公開可得情景下加以改編,從而完成內部情景的定制。國際能源署制定了既定政策情景(STEPS)、承諾目標情景(APS)和凈零排放情景(NZE)三大氣候情景,本文選取其中的承諾目標情景舉例進行分析。
2.識別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
氣候風險一般分為兩大類:轉型風險和物理風險。在不同的情景和行業中,兩種氣候風險的發生概率有所不同。在選取情景過程中,企業需基于自身業務模式,識別重點關注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按照業務部門或運營地域等方式分類,評估風險和機遇的影響程度和相關性水平。
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某業務部門的
重要性和相關性分析(示例)
3.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重要性排序
企業需要對風險和機遇發生的緊迫性及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對各種風險和機遇因素進行重要性排序,確定目前最亟待解決的風險問題并抓住最重要的機遇。企業由此可以形成整體認知,為后續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財務的影響提供基礎。
企業氣候變化相關風險和機遇評估重要性排序
(僅為示例)
4.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財務影響
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各種當期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的財務報表項目中。在承諾目標情景下,政府實施嚴格的氣候政策,可能從化石能源驅動的經濟模式快速轉變為可再生能源驅動的經濟模式,給企業帶來存貨成本和預期信用兩方面的變化。存貨成本方面,積極順應氣候政策的水泥企業會使用低排放工藝和新材料等來生產存貨,從而導致存貨初始成本計量增加。金融工具中的預期信用方面,企業會考慮加入氣候相關因子來評估氣候風險對預期信用損失的影響,比如可能會調高積極為國家及區域氣候行動目標做出貢獻的水泥企業的信用水平,從而降低企業財報中的預期信用損失。
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財務報表科目的影響分析
(示例)
氣候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對企業的影響程度不一致,需對情況作具體分析。在承諾目標情景下,水泥行業受到的轉型風險影響更大,因此我們主要分析該風險對水泥企業中期和長期的財務影響。具體的轉型風險包括碳稅與碳排放權配額成本、能源價格與能源供給、市場偏好等。在選定的情景下,權威機構會確定相關風險的衡量指標(如:碳價)并預測中期和長期的數值。假設企業業務結構、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不變,評估者能夠通過這些指標,量化轉型風險給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等財務指標帶來的中期和長期影響。
假設業務結構、能耗、碳排強度不變的情況下,
轉型風險對水泥企業財務中長期影響分析(示例)
5.氣候行動計劃的財務影響
企業為應對氣候相關風險,會采取諸多行動,從而帶來一定的財務報表數值波動。以水泥企業為應對氣候變化大力發展防水新材料,開發新業務為例:在資產負債表中,新型防水產品可能增加存貨,并導致傳統產品存貨減值,同時產生專利或知識產權,使得無形資產增加;在利潤表中,新型產品銷售將帶來新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同時產生研發費用;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現金流都可能會增加。財務預測模型將測算出該行動計劃對財務報表的定量影響。
氣候行動計劃對水泥企業財務報表科目的影響分析
(示例)
6.制定與監控相應措施
企業需要制定應對氣候相關風險和把握機遇的行動計劃,并合理安排行動開展的優先順序。針對每一個目標,企業需要梳理出相應的行動清單,結合權威機構對各情景下中期和長期能源價格及碳交易價格的預測,從時間安排、負責單位、成本估算、預計影響以及行動狀態等方面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行動計劃。
普華永道氣候影響財務預測模型
針對上述六步法的實施,普華永道開發了一套科學且系統的財務預測模型。通過建立底層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傳導路徑,量化不同情景下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企業財務的影響。該預測模型也適用于其它可持續性議題相關風險和機遇對企業財務影響的預測分析。
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財務傳導路徑和量化分析方法并非一成不變,需要逐年調試和優化。滿足披露的合規要求只是目標之一,最終目的是建立起適合公司的可持續管理思維,從而促進企業商業模式的綠色轉型,推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降本增效,防范氣候相關風險并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