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春光藥裝董事長畢春光: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遼寧省創新藥研發提供更好土壤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春光藥裝董事長畢春光重點關注遼寧省創新藥的審評審批。
東北振興事關國家發展全局。遼寧省積極圍繞國家所需、遼寧所能,提出了打造“六地”的戰略目標,其中關鍵一項即是“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大力發展以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希望通過創新藥優先審評審批政策傾斜支持,為遼寧及東北地區創新藥研發提供更好的土壤,推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處于重大前沿的關鍵性生物醫藥技術和創新產品在本地進行成果轉化。”畢春光表示。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遼寧的生物醫藥產業行業門類齊全、創新要素豐富,已經初具規模。
據統計,遼寧省現有生物研發機構111家、科研院所15個、醫藥類高校18所(包括沈陽藥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國內知名藥學及醫學的專業高校)、藥品生產企業225家(規上170家)、生物醫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163家,具備打造成為主導產業與新經濟增長極的先決條件。
“對比全國醫藥制造業發達地區,遼寧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發達地區的經驗來看,創新藥的發展是生物醫藥產業快速提升的動力。目前,遼寧乃至東北地區生物醫藥產業仍處于仿制為主、創新乏力的低速發展階段。特別是最近5年,東北地區獲批的創新藥數量嚴重落后于國內平均水平?!碑叴汗庹f。
據畢春光分析,創新研發投入不足,制約了醫藥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科研人才外流嚴重,使得關鍵技術突破存在卡點;產業集群凝聚度低,導致創新氛圍尚未形成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大資源、小產業”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
因此,急需構建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優化資源配置,以重點企業、重點品種、重點項目為突破口與著力點進行全過程推動,著力扭轉遼寧生物醫藥高端產能不足、自主創新產品少的落后局面。
基于這樣的考量,畢春光建議國家層面對遼寧申報的創新藥給予加速審評審批的政策傾斜,將遼寧申報的創新藥納入優先審評通道,加速地區創新產品獲批上市,盡快實現創新藥數量趕超;參照長三角、大灣區的成功經驗,在遼寧設立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東北分中心,高效推進地區審評與檢查工作,加快新藥審評審批速度;建立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固定開展如“支持東北醫藥產業發展藥品注冊技術系列培訓班”等系列活動,定期組織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的溝通交流,幫助企業解決在創新產品研發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引導企業“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同時,還要吸引聚集以創新藥研發為核心的成熟或潛力企業落戶遼寧,形成創新產業集群效應,助力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的遼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遼寧及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應有之力。”畢春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