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科企“敢闖敢創”的背后:上海銀行“雪中送炭”
普惠金融“大文章”,關乎小企業的小生意、創業者的小日子。在上海,獅尾智能化、多羽信息等一批小微企業在初創最缺錢時,感受到來自銀行的“雪中送炭”。
上海銀行自2000年起,就與市人社局獨家合作小額創業擔保貸款業務;2019年,業務范圍擴大到上海市各類小微創業組織,貸款最高金額提高到300萬元;2023年又與市就業促進中心、市融資擔保中心聯合推出了“創業擔保批次貸”。
截至目前,上海銀行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7.55億元,服務創業組織與創業個人共計2.37萬戶,幫助解決近4萬人就業。
小微企業:
初創期普遍缺資金
獅尾智能化,專業從事城市復雜環境無人機飛控系統研發。公司創始人施維,畢業于交大機械工程專業,曾任職于一家知名外資飛機研發企業的中國總部,帶領團隊進行大飛機項目飛控部分的研發。
施維自主創辦獅尾智能化后,繼續研發無人機飛控系統。創業初期,訂單落地慢而研發投入巨大,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
小微企業在創業初期,面臨的難題“如出一轍”。
多羽信息為一家由上海復旦畢業生自主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公司90%人員均來自于上海復旦軟件工程專業,公司中80%以上為碩士學歷。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化沙盤的系統研發及制造,其生產的智能沙盤,可實現人機交互操作。
公司創始人表示,在創業初期資金成為橫亙在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研發產品需要資金,供應商需要預付貨款,而傳統金融產品又需要通過抵押來獲得貸款。
上海銀行:
不看財報也能巧“解題”
機緣巧合,通過虹口區就業促進中心介紹,多羽信息結識了上海銀行。在充分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及資金需求后,上海銀行漕河涇支行為其辦理了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流程方便,速度快,利率低。”多羽信息財務負責人施紀平說,這筆貸款資金在今年一季度及時“到位”,一年期限正好解決了公司短期使用資金的需要。“未來還會繼續申請,上海銀行也表示會給到‘無縫銜接’的支持和服務。”
同樣,上海銀行精準“把脈”獅尾智能化的資金需求,通過創業擔保批次貸款,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開戶非常快,一天時間就搞定了;然后,僅2周時間就完成審核及放款;同時上海銀行還幫助我們申請到一些貼息。”獅尾智能化財務負責人全鑫如是說。
今年以來,獅尾智能化逐步走上正軌,訂單量穩步提升,未來前景廣闊。
在支持獅尾智能化、多羽信息的過程中,正因為有著深入的了解,所以上海銀行才能“急小微所急”,精準地送上金融服務。
“初創小微企業,財務報表沒有那么‘好看’,它們獨特的競爭力,可能沒法通過看資料看出來。所以,‘做’這類客戶,只有更多地去深入‘觸達’、去挖掘。”談及自身感受時,上海銀行漕河涇支行副行長張震說,“走入小微企業一線,難就難在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精力,但業務的金額又沒那么大。”
不過,在張震看來,普惠的意義恰恰在于——不以微小而不為。“從幫助初創企業、去支持一個創新夢想的角度來看,普惠金融很有意義、很有社會責任。”
創業擔保貸:
銀擔攜手“既快又省”
上述2家小微科技企業獲得的資金支持,是“銀擔”攜手的一次創新。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普惠業務對小微企業而言,最大的實惠是——“既快又省”。
據介紹,創業擔保是由上海市財政部門牽頭實施的,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的積極財政政策。按照上海市政策規定,創業擔保免收擔保費,正常還款后,企業還可以向各區就業促進中心申請貼息。
上海銀行自2000年起就與市人社局獨家合作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為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提供個人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前貸款、微量貸款、小額法人擔保貸款。2013年,業務范圍擴大到上海市各類小微創業組織,貸款最高金額提高到200萬元;2019年額提高到300萬元;
2023年,上海銀行與市就業促進中心、市融資擔保中心聯合推出了“創業擔保批次貸”。符合“政府認定資質、獲得創業投資、獲得專項資金、創業創新大賽獲獎、人才計劃成員、高質量就業”等6類情況之一的企業可通過推薦納入“批次貸白名單”。白名單內企業,可由銀行自主審批放款,免去市融資擔保中心審核環節,業務辦理時間由原來的至少1個月縮短至2周以內。